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香河縣認真落實 “讓群眾好辦事、為群眾辦好事”要求,把整頓軟弱渙散黨組織作為重要突破口,敢于揭短亮丑、直面問題,縣委書記王凱軍親自謀劃實施以治理“兩委”班子、治理黨員隊伍、治理村風村貌,提升基層黨組織服務水平為主要內容的“三治理一提升”行動,并堅持一線督導,一線問效,協調解決推進問題,努力打造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和黨員隊伍。 為把軟弱渙散黨組織全部納入治理范圍,該縣以“范圍不怕大、問題不怕小”為原則,嚴格對照省市確定的后進村10種類型,對全縣300個村街逐村摸排,找準問題,深挖根源,因村施策,集中攻堅。治理村“兩委”班子,對缺支短委村,積極發揮能人效應,引導企業主、離退休機關干部、種養大戶等優秀人才“參政”。嚴格落實“三資”管理、村務公開、“四議一行一監督”等制度機制,規范村務工作,規范干部行為。治理黨員隊伍,以強化理想信念為重點,全面啟動“‘書記課堂’進百村”活動,組織縣鄉黨員領導干部,就學習對標焦裕祿精神,深入全縣300個村街給黨員干部上黨課,面對面教方法、引路子。在用好遠程教育、短信、微信平臺基礎上,村村開通大喇叭廣播,重點宣傳教育實踐活動內容和知識,定人定時播放,弘揚農村“正能量”。對組織觀念淡薄,不履行黨員義務,長期不參加組織活動的黨員,按照組織程序清除出黨,保持黨員隊伍純潔性。治理村風村貌和“兩室”環境,組織開展“四清四化”活動,粉刷墻壁,改廚改廁,村村成立專職保潔隊;組織村街、農戶栽種環村林、沿街樹、庭院花,美化村街環境。據初步統計,全縣127個后進村已清理各類垃圾2.8萬余噸,栽植美化綠化苗木2萬余株,村街環境得到明顯改觀。同時,該縣出臺《全縣村級組織活動場所規范化建設標準》,明確“兩室”設置、室內外環境、上墻展牌、規章制度等軟硬件標準。目前,全縣28個村街正在新建“兩室”,146個村街完成“兩室”裝修,81個村街正在對“兩室”進行裝修改造。
圍繞解決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該縣大力推進“縣鄉村三級服務平臺”建設,即建設縣政務服務中心—鄉鎮綜合服務中心—村便民服務站,堅持依法依規、責權統一、重心下移、能放則放的原則,列出下放權力清單;逐步把戶口遷移、生育落戶、黨組織關系接轉、新農保與新農合手續辦理等事項納入服務中心。屆時群眾一般性事項可實現一站式辦理。目前,“三級服務平臺”正在有序建設中,預計7月底可全部投入使用。同時,全面推行鄉鎮干部“親情代理服務制”和農村干部“輪流坐班制”,鎮村干部工作日在村辦公,服務群眾,代辦群眾事項,全面提升了村級組織服務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