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河縣將落實以黨員為主體的農村黨建管理辦法,作為村“兩委”換屆后推進村街民主、規范管理,促進村街科學發展的重要抓手,著力實施“六化”舉措,取得可喜成效。 黨員素質提升常態化。將提升黨員素質作為提升黨員主體地位的前提和基礎。通過“四專”舉措抓好黨員發展。即“專項排查”,逐村建立發展黨員后備人才庫;“專員幫促”,加大農村黨員培養力度;“專題督辦”,提高鎮、村兩級重視程度,保證發展黨員質量;“專責追究”,確保工作出實效。開展“黨員點題培訓”。以鄉鎮為單位,由村街黨員“點題”,鄉鎮統一組織,縣鄉共同承辦,圍繞思想建設、產業發展、新型農業、新農村建設等內容,進行專題培訓。目前,全縣各鄉鎮已開展各類點題培訓17次,縣級舉辦培訓班5期,培訓黨員2100余人次。
黨員身份職責公開化。各村街通過為黨員亮明身份、設崗定責等方式,進一步增強黨員責任感。掛牌亮身份。結合創先爭優“亮牌示崗”活動,統一制作“共產黨員戶”和“黨員示范戶”標牌,召開村民大會集中授牌、掛牌,增強榮譽感和責任感。設崗明職責。堅持“按需設崗、因事設崗、量力設崗”原則,各村結合實際,分別設置了民主監督、創業致富、結對幫扶等7大類共18個崗位。同步建立“黨員聯戶制度”,組織有能力的黨員與生活困難戶結成幫扶對子,制定聯戶職責和幫扶內容,促進黨員發揮主體作用。
黨員決策議事制度化。采取剛性舉措,落實各項民主議事制度。健全實施五項民主制度。黨內情況通報制,對重要情況、重要文件、重要會議精神在黨內優先通報。黨員定期點題制,每月召開民情聯系情況匯報會。黨務村務定期公開制,通過黨務村務公開欄、廣播等形式定期公開村級決策。工作動態質詢制,黨員可對村級重要事務決策執行情況及村干部履職情況進行質詢。定期評議制,每半年由鄉鎮黨委組織一次黨員公開評議活動。
黨員管理監督全程化。“三諾”明目標。調研提諾。通過召開黨員大會、村民代表會議、入戶走訪等形式,聽取群眾意見,村“兩委”成員據此擬定承諾事項。組織審諾。承諾目標經村“兩委”班子會、黨員大會、村民代表會議通過后,報鄉鎮黨委審定。公開示諾。審核后統一簽訂《任期承諾目標責任書》,通過廣播、宣傳欄、召開黨員會議、村民代表會議等方式向群眾公開承諾目標。“三督”強管理。村街黨員監督。各村街選舉產生由村內無職黨員成立的村務監督小組。鄉鎮建立臺賬督辦,各鄉鎮逐村建立承諾目標臺賬,實行銷號管理。縣委明察暗訪督導,成立督導組,對村干部踐諾、輪流坐班辦公等情況進行檢查。
黨員管理模式多樣化。積極創新基層黨組織設置模式,為組織黨員活動、發展黨員、黨員教育培養等工作順利有效開展奠定基礎。一是探索建立以社區黨總支為核心,“轄村支部”與“專業支部”“雙軌”運行的黨建工作模式。二是有條件地升級農村黨組織。對擁有50名以上黨員、產業特色明顯或村辦企業較多、可以成立多個支部的村街,將黨支部升格為黨總支。三是突破地域界限,依托產業鏈設置黨組織。四是采取村與企業、村與協會、村與園區、村與學會聯建等方式,設立聯合黨組織。五是在各行政村的經濟組織、維穩組織、村民小組等組織中設置黨支部或黨小組,實現農村黨員全覆蓋管理。
黨員關愛服務人文化。建立健全以人為本的黨員關愛服務體系。管理和使用好“黨員幫扶救助基金”。采取“黨費補助、社會資助、捐款活動”等辦法,累計籌資45萬元。今年,已向107名生活困難黨員發放救助金8萬元。建立農村黨員“七必訪”機制。在全縣村黨支部推行建國前老黨員必訪、新黨員必訪、黨員生病住院必訪、黨員生產生活困難必訪、黨員有思想情緒或發生矛盾糾紛必訪、黨員未參加組織生活必訪、群眾反映黨員有違法違紀行為必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