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鈕一摁,小馬達一響,電動卷簾機緩緩將草簾卷起。按鈕再一摁,智能噴灌設備自動開啟運行,電子顯示屏上溫度、濕度、土壤酸堿度等數值一目了然。“以前幾個人拖不動的草柵簾子,現在我們采用大棚智能溫控系統,幾個按鈕全解決了” 在新樂市小流村國鋒合作社里韓國峰說起大棚里先進的電氣化設備,那是贊不絕口。
新樂市邯邰鎮是遠近有名的西瓜小鎮,由于傳統的塑料薄膜大棚控溫、加濕、灌溉全靠人工,勞神費力。很多瓜農響應政府號召,建設電氣化大棚,采用先進的感應設備,能根據棚內的環境變化,自動識別,控溫控濕,并配置有噴灌和照明設備,能24小時提供光源。據統計,今年新樂市共建設電氣化大棚20余座。
隨著西瓜產業化發展,新樂市目前已形成約2.6萬畝、大棚1萬余座的西瓜種植規模,成立合作社25個,家庭農場31個,帶動西瓜種植農民2萬余人,使農民走上了富裕道路。為進一步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夯實高質量發展基礎,新樂市政府今年開始動工建設以邯邰鎮為中心的“西瓜小鎮”,全面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不久的將來,一個集生產生活、旅游觀光、休閑娛樂、農事體驗、農產品批發等為一體的休閑農業特色小鎮將呈現在大家面前。”近日,在新樂市西瓜小鎮開工儀式上,邯邰鎮工作人員牛立敏表示,西瓜小鎮建設正式進入“快車道”。
經濟要發展,電力須先行。為全力支持電氣化西瓜大棚建設,近年來新樂市供電公司將此列入新農村電氣化重點建設項目,及時組織人員現場勘查,測量負荷,進行增容改造。為西瓜種植戶架設專用線路,今年累計改造線路38千米,新增配變容量2000千伏安。為保證電氣化大棚安全用電,公司在每個大棚均張貼安全用電常識掛圖,核定剩余電流保護斷路器動作電流,發放用電服務卡。
電網改造后電足了、電壓穩了。大棚內澆水、保溫、開關電動簾等操作省時、省力、省錢,30畝大棚用電電壓也不低。”新樂市田雨農場負責人丁天雷欣喜地說,“現在用電上有事,按照卡片上的手機號碼打過去,供電員工隨叫隨到。”
電氣化大棚的建設使當地瓜農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實惠,不僅方便了灌溉,而且省錢、省力,村民爭相建設、改造電氣化大棚,走發家致富的新路子。(劉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