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涿州市義和莊鎮中仁潤民瓜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的西瓜大棚內空氣濕潤,陽光充足。綠油油的瓜藤上,一個個滾圓的西瓜躲在瓜葉中,色澤艷麗,十分誘人。
與傳統西瓜不同,這里的西瓜有個洋氣的名字——“空中西瓜”。中仁潤民瓜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朱全文一邊忙著給“空中西瓜”加固,一邊說:“今年有兩個品種,一個是L600,一個是引進600,口感好、甜度高。”
據朱全文介紹,“空中西瓜”即吊秧西瓜,在“空中”生長,既節省種植空間,又提高西瓜產量,并且甜脆多汁,受到消費者歡迎。
中任村黨支部書記尤清松告訴記者,2019年9月村里成立中仁潤民瓜菜種植專業合作社,有186戶村民入社。為了更好地帶動村民致富,合作社改變傳統的種植理念,建起了31個冷棚,開始種植吊秧精品小西瓜,以“購、產、銷”集約化管理模式經營,以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帶動村民致富增收。
近年來,涿州市堅持把調整種植產業結構作為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的首要任務,采取政府引導、項目支撐、合作示范社帶動、群眾積極參與等系列措施,因地制宜發展赤松茸、葡萄、吊秧西瓜等多種特色產業,積極拓寬農民增收渠道,為深入推進鄉村振興打下堅實基礎。
遠在10公里開外的涿州市刁窩鎮白塔村,德利農專業合作社的20畝黑小麥也獲得大豐收。
德利農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張國忠介紹,今年是第一年試種黑小麥,畝產1000斤左右,市場價每斤2元,比普通小麥每畝增收500元到800元。黑小麥具有返青快、抽穗整齊、抗干旱、經濟效益好等特點,而且香味濃郁、低糖、低脂,富含鉻元素和硒元素,非常適合“三高”人群食用,加工成面粉、饅頭走向市場,非常暢銷。
據了解,涿州市農業農村局以保障糧食生產安全為主線,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的,加快調整種植產業結構,鼓勵規?;N植特色高效農作物,對2021年規模種植水稻、花生、試驗示范種植含花青素高的紫玉米、黑小麥、優質谷子等糧食作物的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企業等經營主體進行生產性補貼,對農作物種業研發以補貼。
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涿州市不斷優化農業產業布局,推動特色高效農業加速崛起。圍繞構建“一核、一帶、五區”的農業生產布局,打造“種養加”一體、一二三產業融合的現代農業生產體系,培育壯大農業龍頭企業,全力打造農業高新技術產業聚集地。(通訊員劉奕 邢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