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在井陘縣南峪鎮張家峪村的山坡上,一片紅彤彤的景象,山里種植的花椒迎來大豐收。一走到山前,一股濃郁的花椒味就撲鼻而來。
張家峪村地處太行山深處,近年來村里根據自己的地理位置和土壤情況,綜合市場研判,結合村子里花椒種植的基礎,選擇在村里大面積種植好存活、好管理又耐寒的花椒來增加收入。于是,在村黨支部的動員下,群眾積極參與花椒種植,蹚出了一條花椒致富的新路。
“你看這花椒,色澤鮮艷顆粒大,味道濃郁。品質多好!”村民程娥一邊麻利地將剛摘下來的新鮮花椒裝進筐子里,一邊笑著說。
經過幾年的發展,當地的花椒種植產業不斷擴大,張家峪村成為名副其實的“花椒致富村”,并且輻射帶動周邊8個村子集中連片發展。目前,全鎮種植花椒已超過5000畝。
“按當前的市場行情40元左右1斤的價格計算,一畝花椒能收入1萬多元!”看著剛剛收獲的兩筐花椒,村民郭生兵笑著說。在他看來,這紅彤彤的花椒,給他帶來了紅紅火火的好日子。
村黨支部書記郭生強介紹,村里的花椒之所以品質這么好,除了先天的種植條件,還得益于農業科技的幫助。在村民種植花椒期間,村里經常邀請省林科院、市林業局、縣林業工作總站的專家到種植一線開展管護培訓。鎮上也積極組織椒農外出考察學習,當地還專門建立花椒交流群,分享種植經驗。
“現在,我們在省林科院專家的指導下,引進種植‘無刺花椒’等優良品種,項目前期已試種植50畝。”看著今年大豐收的情景,郭生強說,“為了更好地提升本地花椒的品質,村里也在積極培育和種植新品種,期待能夠帶來更加豐厚的效益。”
同時,張家峪村還在積極延伸產業鏈條,依托現有的花椒種植基地,建設300平方米加工車間,投資50萬元引進清選、色選、烘干、包裝等加工設備,研發花椒茶、花椒油、花椒粉等系列花椒產品。今年計劃投資200萬元,新上花椒醬菜項目,建設芽菜生產加工車間及冷庫,用于花椒醬和芽菜醬的制作和儲存。
郭生米兩口子是張家峪村的花椒種植大戶,目前種植花椒樹有500多棵,一年能增加收入約4萬元。“村里統一管銷售,我們啥也不用擔心,在家種地也能收入這么多,多好啊!”郭生米說。
“接下來,我們會繼續擴大種植規模,力爭建成‘萬畝花椒基地’,帶動鄉村振興。”對于未來,郭生強早已有了全盤規劃,“進一步加強與省林科院合作,依托科技為種植業賦能,實現花椒產量和質量‘雙提升’,讓老百姓的收入再上一個新臺階。”(記者高航 喬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