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凈整潔、優美舒適的衛生環境,代表著一座城市的形象,更是提升群眾幸福指數的重要載體。近日,滄州市出臺《滄州市創建河北省衛生城市實施方案》提出,滄州中心城區的建成區,包含新華區、運河區、高新區和開發區,以及滄縣主城區部分,通過硬核舉措實現健康水平和幸福指數“雙提升”。
深入開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活動。廣泛開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活動,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達到衛生健康事業發展規劃要求。廣泛開展學校健康教育活動,深入開展全民健身行動,80%以上的社區配備體育健身設施。深入開展控煙宣傳和無煙場所建設,禁止煙草廣告,室內公共場所、工作場所和公共交通工具設置禁止吸煙標志。
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生活垃圾、糞便和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城區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0%以上,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85%以上。公共廁所符合《城市公共廁所衛生標準》要求,數量充足,布局合理,管理規范。全面消除建成區、城鄉接合部和環城道路沿線旱廁公廁。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36%以上。主次干道和街道路面平整,排水暢通。加強城中村、城鄉接合部環衛設施建設和老舊小區、棚戶區改造。
實施市容環境精細化管理。加強“十亂”整治和各類在建、拆遷工地管理,規范廣告牌匾、沿街建筑物墻體外立面。加快標準化菜市場建設和提升改造,建成區農副產品市場達標率達到65%以上,城市主城區全面禁止活禽銷售、現場屠宰。加強臨時便民市場、早夜市和流動攤販管理,全面取締占道經營、店外經營和占路市場。提高外環線以內(含外環線)及穿越建成區公路、鐵路的清掃保潔質量。
加強環境保護治理。加快污水管網建設,嚴禁未經處理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杜絕秸稈焚燒現象,全年環境空氣質量指數(AQI)100以下天數逐年增加,PM2.5年均濃度逐年降低。大力推進水體整治,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全部達到或優于三類以上標準,未劃定環境功能區的消除黑臭水體。
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實施餐飲企業食品安全生產經營風險分級管理,餐飲業、集體食堂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量化分級管理率達到90%以上。對無固定經營場所的食品攤販規定區域、限定品種經營。健全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體系,加大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力度。
加強重點場所監管。提高賓館飯店、商場超市、娛樂場所、體育場館、交通客運站和各類客運車輛衛生管理水平,強化小美容美發店、小旅店、小浴室、小歌舞廳、小網吧監管。中小學全面設置健康教育課,加強學校傳染病、學生常見病預防控制。開展水質監測,避免發生重大飲用水污染事故。(通訊員孫曉卉 梁昕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