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寧滿族自治縣以清潔能源為突破點,加快建設風光儲氫一體化產業鏈條,以產業的提質升級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努力為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強省、美麗河北”“生態強市、魅力承德” 貢獻豐寧力量,實現再建功立業。
胸懷大局,做實產業基礎。豐寧是首都“兩區”建設的核心區。縣委、縣政府把“兩區”建設作為首要政治任務,依托良好的生態資源,大力發展風電、光電、水電等清潔能源產業,走可持續發展道路。他們對接承德市風光儲氫一體化發展思路,對全縣清潔能源產業進行科學規劃,為清潔能源產業發展留足空間;邀請3位院士和多名專家、企業家,對豐寧風光儲氫一體化發展進行“把脈問診”,力爭在“十四五”期間,努力將豐寧打造成千萬千瓦級清潔能源產業基地。為加快產業發展,該縣成立清潔能源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堅持一個產業、一個縣級領導干部牽頭、一個實施方案和一套推進機制“四個一”推進舉措,抽調專業人員指導、推進、服務產業發展。該縣在開發區以園中園形式,單獨設立清潔能源裝備制造產業園,確保清潔能源開發企業項目在園區集中落地;制定出臺關于支持清潔能源產業發展的補貼政策,采取“三免三減半”以及相關的土地、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多項優惠政策,給予清潔能源產業發展最強支撐。
著眼大事,做優產業支撐。該縣發揮幫扶優勢爭取支持,抓住民建中央幫扶機遇,加強對接跑辦,把總投資196億元、總裝機360萬千瓦的抽水蓄能電站項目落戶豐寧。歷經18年跑辦、9年建設,去年12月30日,該電站首批兩臺機組正式投產發電,創造了裝機容量、儲能能力、地下廠房規模、地下洞室群規模等四個世界第一,為冬奧會的成功舉辦提供60萬千瓦的綠電保障。該縣發揮區位優勢引進企業,依托毗鄰北京的區位優勢,以清潔能源裝備制造產業園為依托,面向京津廣泛開展招商引資,引進遠景能源智能風機制造企業,年產智能風機整機1000臺套,去年實現產值27.2億元、利稅8484萬元。他們還發揮政策優勢延伸鏈條,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關于加快推動新型儲能發展的指導意見》為遵循,以清潔能源開發同步建設配套產業為目標,引入國家能源集團等一批有實力企業,配套落地相關產業涉及風電、光伏、儲能、倉儲四類產業、6個產業環節,總投資約為18.5億元,建成后年產值總計102億元,年納稅11.4億元,打造清潔能源裝備制造產業集群。
把握大勢,做大產業規模。該縣牢牢把握能源革命帶來的產業轉型重大戰略機遇,強化龍頭企業的“鏈長”作用,大力開展延鏈、補鏈、強鏈行動,全縣累計申報、在建、建成的清潔能源裝機規模達到1044.38萬千瓦;加快推進蓄能電站建設,抽水蓄能電站共安裝12臺、30萬千瓦的單級可逆式水泵水輪發電電動機組,計劃2024年全部建成投產達效。12臺機組滿發利用小時數可達到10.8小時,為世界抽蓄電站之最。一次蓄滿可儲存新能源電量近4000萬度,年設計發電量66.12億度,年納稅超過3億元,堪稱世界最大的“超級充電寶”。該縣大力推進能源基地建設,抓好前期項目落地,推動總投資296億元的國華百萬千瓦大基地項目建設,2023年底前并網;重點推進輸出線路建設,著力破除電力輸出瓶頸,全力爭取承德北500千伏輸變電站年內具備開工條件;全力推進儲能基地建設,探索配套儲能項目合建模式,推進遠景能源100萬千瓦、天宏陽光100萬千瓦共享儲能基地建設,對接跑辦各項手續,確保早審批、早建設、早運營、早儲存。
應對大考,做強產業體系。該縣搶抓“雙碳”機遇,緊緊圍繞建設北京綠電綠氫供給中心、全國零碳示范縣的目標,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循環經濟、低碳經濟,爭取在實現“雙碳”中搶占先機、率先突破。做好節能減排文章,系統推進大氣、水、土壤污染綜合治理,著力探索高效的清潔取暖方式,大力改善人居環境,健全農村垃圾處理一體化運行維護機制,綜合治理農村環境衛生,不斷減少碳排放量。大力倡導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著力打造零碳園區、零碳景區、零碳小鎮等綠色低碳發展模式,示范引領綠色發展。做好固碳釋氧文章,持續加大生態建設力度,完善生態環境建設長效機制,力爭到2025年,全縣完成營林造林150萬畝以上,森林覆蓋率提高到62%,大幅提升固碳釋氧能力。做好轉型升級文章,搶抓能源結構變革帶來的發展機遇,加快推動風光儲氫一體化發展,探索氫能汽車、化工企業生產、燃料電池、清潔化利用等重點應用場景,推動實現可持續發展。計劃到2025年,制氫站規模5萬標方/小時,延伸的產業鏈項目涉及裝備制造、發電、制氫、儲能、應用等多個領域,真正把清潔能源產業打造成立縣產業。(通訊員劉海波 劉華威 李曉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