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力守護校園“舌尖上的安全”,廊坊開發區切實加強校園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積極推進校園食堂“互聯網+明廚亮灶”全覆蓋,以數字化賦能食品安全風險管控,打造食材安全可溯、操作加工可視、風險隱患可控的智慧監管模式。目前,區內39家校園食堂、供餐企業食品安全量化等級全部達到良好(B級)以上,其中食品安全優秀(A級)等級占九成。
4月14日上午11時,廊坊開發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三級業務主辦盧立冬通過該局“藥安食美”綜合智慧監管平臺檢查轄區校園食堂食品安全情況。他輕點鼠標,電腦屏幕就彈出了廊坊衛生職業學院食堂實時工作畫面,只見操作人員正在洗菜間清洗原料和切配,烹飪間的灶臺上熱氣騰騰,烹飪人員正在準備師生的午餐。
據介紹,今年以來,廊坊開發區將校園食堂“互聯網+明廚亮灶”建設作為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轄區中小學、幼兒園食堂以及東方大學城各院校食堂、供餐企業的儲存區、加工區、烹飪區、餐具清洗消毒區、備餐區等區域分別安裝監控攝像頭,實現監控視頻與市場監管部門“藥安食美”綜合智慧監管平臺智聯互通。通過網絡攝像頭,市場監管部門可隨時遠程巡查,實時查看學校食堂、供餐企業加工操作現場,若發現存在不規范行為和隱患,可立即要求其進行整改,實現“視頻監控、全程監督、精準監管”。
為織牢織密校園食品安全防護網,該區嚴格落實校園食品安全校長(園長)負責制和校領導陪餐制等機制,在開學季前后開展全方位、拉網式的校園食品安全隱患排查,嚴查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從業人員管理、環境衛生、加工操作、原料貯存、索證索票、追溯系統應用、清洗消毒等關鍵環節,確保校園食堂、供餐企業食品安全自查到位,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培訓到位,設施清潔消毒到位,進貨查驗制度履行到位。今年以來,累計檢查校園食堂、供餐企業120家次,整改問題隱患60余個。
廊坊開發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邢全勝表示,下一步,該局將以硬件改造、軟件提升為抓手,持續采取強有力措施,嚴查嚴管校園食堂違法違規經營行為,嚴防嚴控校園食品安全風險,切實提升校園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水平,全力守護師生“舌尖上的安全”。(記者 馬珉璐 通訊員 陳哲 李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