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的養老服務能否滿足老年人需求?”“養老服務方面的獎補扶持政策是如何落實的?”連日來,承德市紀委監委駐市民政局紀檢監察組對多家社區的養老服務機構運營情況進行日常監督檢查。
承德市高新區共有濱河新區等12個社區,在高新區紀工委有效推動下,全區共建立了2個養老服務中心和10個日間照料服務站,并配備專職工作人員負責,同時建設“時間銀行”公益平臺,將志愿者志愿服務時長以時間幣的形式儲入志愿者個人“時間銀行”賬戶,目前已實現全市通存。
“這個‘時間銀行’特別適合像我這樣‘年輕’的老人,我現在身體健康、精力充沛,可以幫助有需要的老年人,我們當志愿者就是想老有所依、老有所為,發揮一點兒余熱。”濱河社區志愿服務隊的志愿者岳淑榮說。
為切實推動“時間銀行”互助養老新模式在全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工作中落實落地,駐市民政局紀檢監察組根據不同階段工作特點,及時制定相應督導方案,對志愿者服務檔案資料、啟用“時間銀行”APP平臺工作的推進、助餐服務、人員配備以及疫情防控等情況進行了6輪次督導檢查。
“我們通過對養老服務行業監督檢查,及時督促各項惠民措施落實,推動多元化社區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助力養老服務業健康發展,不斷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安全感。”駐市民政局紀檢監察組負責人說,2021年承德市在全省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年終考核中榮獲第一名。
紀檢監察組還就進一步加強養老服務隊伍建設、加強服務人員培訓、規范養老機構管理、健全完善規章制度等提出建議,督促市民政部門壓實責任,以精準有效的舉措確保養老服務各項措施真正落實落地。
社區養老服務水平的不斷提升,進一步增強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幸福感。家住陽光四季城小區的于子男深有感觸地說:“我們社區的變化太大了,建了老年食堂,還有專家在我們診所坐診,還進行了適老化改造,我們衣食住行都特別方便。志愿者們對我們老年人特別照顧,生活在這樣的社區里感覺太幸福了。”
今年以來,駐市民政局紀檢監察組持續把提升社區養老服務水平、探索社區日間照料工作模式列為日常監督檢查的重要內容,會同市民政局按照工作方案,主動下沉一線,深入社區、養老服務機構實地督查,通過聽取工作匯報、查看配套服務設施、了解政策落實情況、與工作人員交流等方式,了解養老服務工作中的具體做法及存在的困難問題,全面了解養老服務工作。
“紀檢監察組堅持問題導向,緊盯養老工程建設、制度管理、服務質量等關鍵環節,督促我們完善定制內控措施、方案,促進養老服務市場管理不斷規范,養老服務質量不斷提升。”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說。
截至目前,該市紀委監委已對各縣(市、區)進行了一次督導,對雙橋區、雙灤區5家養老機構和服務中心進行了實地督導檢查。全市各縣(市、區)“時間銀行”平臺已上線試運行,上線至今,累計發布需求1693次,總服務時長1837.5小時。
“我們將堅守‘監督的再監督’職責定位,推動社區養老服務項目持續優化,切實推動社區居民養老服務各項工作落實落地,真正實現老有所為、老有所養、老有所樂。”承德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目前,全市共建設(改造)社區居家養老日間照料服務站(點)205個,其中,精品社區居家養老日間照料服務站(點)90個,實現了社區全覆蓋。(記者韓朝 通訊員劉文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