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時節,徜徉在北戴河海邊,滿目皆是藍天碧海。在這片山海環抱的避暑勝地,中康養大家保險療養項目、河北平安泰康頤養中心、天津國興醫療等一批重點康養項目正在緊鑼密鼓施工和運維之中。北戴河區按照“以高端旅居康養為重點,多層次養老為補充,運動醫學康復、術后康復、中醫藥養生保健、醫美體檢等產業為特色,‘康養+鄉村’‘康養+旅游’‘康養+體育’融合發展”的發展思路,結合國家適老化改造試點建設、康復輔助器具產業綜合創新試點地區建設,全力打造全國康養旅居重要目的地。
精心做好產業布局
打造宜居宜游宜養之地
集陽光、海灘、森林、濕地等多種優質生態資源于一身的北戴河區,環境優美,氣候宜人,建成區綠化覆蓋率57.63%,素有“天然氧吧”的美譽,太極養生、塵肺康復等全國知名的康養產品賦予北戴河康養產業別具特色的魅力標簽。這些不可復制的山水、氣候、旅游及鄉村田園等自然資源,為康養項目選擇布局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先天條件”。
依托自身優勢,北戴河區精準定位產業培育發展目標,將康養產業作為轉型升級的主要抓手和高質量發展的主攻方向,印發《北戴河區2022年康養產業發展行動方案》,出臺《北戴河區支持總部企業發展的十條措施》,制作“北戴河區健康產業投資熱力圖”,印制“康養產業招商投資手冊”,并建立康養產業專班工作機制,明確以項目建設為中心,6項配套完善、5大基地建設、5大貢獻形成、產業鏈條完整的大康養城市布局。
加強自身建設,北戴河區持續培育康養產業落地厚土。推進大氣污染治理,完成“氣代煤”“電代煤”和“太陽能光熱+”等清潔供暖改造。實施戴河、新河濕地治理等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確保入海河流水質達到水功能區劃標準,浴場海水水質持續保持國家一類標準。實施園林綠化工程建設,建成42個街邊“口袋公園”,人均公園綠地56.47平方米……宜居宜游宜養,是這座濱海小城的“城市標簽”。
豐富大健康產業內涵
建設康養旅居綜合體
2016年以來,借培訓療養機構改革東風,北戴河區充分利用釋放的優質資源探索發展康養產業。作為全國培療機構改革最大承接地,該區具有天然的設施資源稟賦,涉改培療機構達117家。該區牢牢把握培療機構改革機遇,打磨具有區域特色和優勢的康養產品,通過對傳統避暑休療產業的升級換代,推動由避暑勝地向康養勝地的轉型和由自然資源依賴型向康養服務消費型的轉型,逐步豐富健康產業內涵,打造康養旅居綜合體。
深化與中國康養集團等改革承接企業和國內領先醫療、康養機構合作,為已批復改革的培療機構開辟審批綠色通道,提供全方位支持。同時,該區幫助相關項目爭取上級資金支持,為燕山療養院、國稅總局培訓中心、冀北電力療養院等3個康養項目爭取中央預算內資金1212萬元,實現高端康養產業破題開局。
經過幾年的發展建設,北戴河生命健康產業創新示范區的硬件配套設施日臻完善,國家鼓勵生命健康產業發展先行先試政策逐步落地實施,越來越多的高端醫療服務機構和一流專科醫院帶著世界前沿醫療理念和診療技術落戶于此,一些高端醫療和康養項目已經開始運營。
在河北省康復醫院體驗太極養生之道,在華北石油療養院享受國醫大師診療,在中國煤礦工人北戴河療養院治療塵肺病……全國頂尖大健康資源匯聚于此,讓無數旅居游客稱贊“不虛此行”。
創新大健康產業模式
形成特色品牌優勢
差異化定位、特色化打造、高質量運營是北戴河康養產業發展鮮明的品牌特色。機構式康養、居家式照護、民宿式旅居,該區不斷植入全民康養理念,立足康養產業強民生、謀發展。
在集發光年里頤養中心,康復保健、文化研學、康養理療全程服務,醫療級護理讓居客入住不孤獨,康養有保障,心情能放松,生活很悠閑,真正感受到家一般的溫暖;在村居日間照料站、老年幸福院,多彩文化活動、定制送餐服務、定期免費體檢,讓家門口的康養得以實現;在康復輔具租賃站,高達80%的政府補貼,讓居民只花100多元即可享受高端康復輔具使用權,提升居民幸福指數;以現有鄉村民宿集群為基礎,建設康養示范村項目,承接全國各地游客,打造旅居康養特色品牌……同時,北戴河區注重康養人才引進與培育,一方面加強校地企合作,建立康養人才培育基地,一方面加大政策落實力度,全力開展職業技能培訓,發揮專業技術人才優勢,確保康養服務不脫節。
北戴河區正以康養產業為核心,以“健康”為出發點和歸宿點,將健康、養生、養老、休閑、旅游、度假等多元化功能融為一體,努力打造觀光的田園、旅游的樂園、康養的家園。(通訊員宋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