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6月1日起,河北省正式進入汛期。此前,根據石家莊市氣象局預測,今年汛期石家莊市降水較常年(318.6毫米)偏多2至5成,盛汛期出現極端強降水可能性大,出現區域性洪澇、山洪和地質災害風險較高,可能有較重汛情。進入汛期,相關部門如何應對?做了怎樣的準備?帶著這些問題,記者探訪了王岸水文站。
由于汛期的降雨、匯流特征等各方面因素復雜多變,水文數據的監測就顯得尤為重要。滹沱河是石家莊市的重要水源地,滹沱河支流險溢河水系經過王岸水文站入崗南水庫。崗南水庫與黃壁莊水庫聯合運用,可全部控制滹沱河的山區洪水。也因此,作為崗南水庫的入庫站,王岸水文站的水文數據監測十分關鍵。
5月30日,在平山縣王岸村的一條不起眼的小路上,50歲的付彥濤手拎著流速儀,在王岸水文站前往東南方向300米的河段測水面流速,這條路,他已走了超過2萬趟。
每天8時、16時,付彥濤都會準時下到河道,對水位、流量等進行測量并上報,7時、8時、15時、16時,這四個時間點就成了付彥濤鬧鐘的常設時間。“我一般都是提前一小時進行測量的準備工作,也會對設備進行檢查。”汛期雖在每年6月開始,但是水文站的汛期籌備工作在2月底就已經開始了。
“我們每天都會通過水尺觀測水位。當汛期遇到超標洪水時,根據水勢變化,我們會增加臨時水尺觀測。特殊情況時,我們會在橋墩上面安裝水尺板進行觀測。”面對汛期遇到強降雨時突發洪水的情況,付彥濤和同事們也做出了預案,“我們還有新式‘武器’,當出現洪水時,我們就采用槍式電波流速儀、雷達波測速儀及比降面積等方法進行測流。”
保證汛期的工作正常運行,“武器”的應用十分重要。“從2月底開始,我們就開始對監測設備進行維護,保證汛期能夠正常使用。”付彥濤和同事們在汛前對雨量計、水位計、測速儀、供電系統等進行全面的檢查,確保系統的暢通、數據的準確。
“汛期前的水文勘測工作很重要,比如關注泥沙淤積輸出轉移方向,能對推算洪澇災害時影響的區域范圍提供數據支撐。”付彥濤告訴記者。據介紹,平山水文勘測隊測區內,王岸、小覺、劉家坪站采取汛期駐測、非汛期巡測方式,平山、崗南站采取駐測方式。今年以來,平山勘測隊共測流量109份,巡測50次。平山站測流29份,小覺站測流29份,王岸站測流21份,劉家坪站測流22份,崗南站測流8份。
平山水文勘測隊的水文工作者們通過吊箱超載實驗、鋼絲繩上油、自記井清淤、橋測標識噴繪、安裝驅鳥器等做好迎汛準備。2022年4月14日,平山水文勘測隊組織了吊箱纜道、無限雷達波纜道、手持電波測速儀模擬演練,使演練更加貼近實戰性,確保汛期能測得到、測得準、報得出。
“當王岸站出現超標洪水時,平山水文搶險突擊隊有兩條支援線路。可以從平山出發走西柏坡高速約40公里,再走207國道20公里至王岸站,需要1小時。或者走338國道到王岸村50公里到王岸站,也是1小時。”付彥濤向記者介紹王岸水文站的交通應急情況。
“我們汛期會加強值班值守,密切關注天氣形勢,全程跟蹤雨情、水情,并做好記錄。”付彥濤邊整理汛前匯總表格,邊指著數據向記者說,“今天的水位是88.28米,流量在每秒1.05立方米,我們要掌握河流、天氣特性及水的規律,做到心中有數。”
據介紹,石家莊水文水資源勘測局在汛期將加強雨水情分析研判,及時開展常態化預報和洪水作業預報,優化預報流程和會商機制,提高預報精度、延長預見期。同時,規范洪水作業預報流程,健全洪水作業預報機制,適時做好洪水預警發布工作,及時啟動應急響應。(記者張藝萌 劉瀾瀾 實習記者楊子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