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著悠久歷史文化的文安縣,古為燕趙之地,文化底蘊深厚,更是取“崇尚文禮,治國安邦”之寓意得名。唐王墓、唐槐、陳家祠堂、清寧寺、大圍河清真寺、辛莊天主教堂,豐富的文物古跡資源,使文安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產業特色。
在發展自身文化發展方面,文安縣不僅突出了精神文化的示范帶動地位,還努力挖掘傳統文化,發展現代文化,全力構建彰顯文安人文特點的文化體系。
扶持特色文化產業發展
正在建設中的魯能生態旅游度假區,是文安縣“百家央企進河北”重點引進項目,同時也是魯能集團公司重點打造的八大文化旅游項目之一。度假區內包括森林度假區、湖濱島酒店區、葡萄酒莊園區、生態農莊區、鄉村運動區、商業服務區、怡年莊園和水系觀光區八大功能板塊,總建筑面積規劃120萬平方米。
坐落在文安縣大柳河鎮高村的和民影展館,是集博覽、展示、交流、放映為一體的收藏展館。隨著收藏的增多,和民影展館承接義務放映、接待參觀、藏品翻錄光盤等多項活動,已成為遠近聞名的欣賞老電影藝術的風景線,每年接待多達參觀團體上百個,成為文安頗具特色的文化產業項目。
與此同時,在各級政府和文化部門的扶持倡導下,一批特色文化產業在文安生根發芽:廊坊韻迪有限公司、廊坊文龍文教制品有限公司等文化龍頭企業發展自有文化品牌,打造全縣文化產業先鋒;文安縣萬達文化體驗中心等豐富了廣大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在扶持特色文化產業的同時,文安縣還積極開發新型文化產品,推動文化與工業、農業、旅游、體育等產業融合,提升產業層次和產品附加值,著力培育體育休閑、演出、書畫等有一定基礎的文化產品。重點謀劃八卦掌、“農家樂”采摘等一批精品項目,擴大文化產業規模。引進一批京津文化投資項目,緊抓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機遇,多渠道吸引國內外大集團、大企業來文安投資,積極爭取更多、更大的文化龍頭項目落戶。
推進文化事業繁榮發展
近年來,文安縣依托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建設,以公共文化設施為基本框架,構建均衡發展、運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體系。
在推動本縣基礎文化設施方面,文安縣加大“兩館一站”建設力度,提升鄉鎮綜合文化站服務功能,積極創造條件推進管區綜合文化站建設,實現全縣所有村街建有文化大院,形成縣、鄉、村公共文化服務完備體系;積極引導基層群眾參與文化建設,組建群眾文化團隊,組織舉辦豐富多彩文化活動,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以“文安洼”歷史背景為素材,對人民群眾創造的生產生活物具和水鄉、河流等歷史文化,進行搶救性挖掘收集整理,努力彌補“文安洼”文化斷層。
在工程建設方面,文安縣著力推動縣城影劇院、電影收藏館、古洼風情展館、縣博物館、農村文化活動中心、鄉鎮綜合文化站、書畫院、綜合型多功能劇場、文化產業基地建設;打造“年月周日”文化活動工程、大型文化活動工程、“文化低保”工程、文化設施免費開放工程、文化精品工程、文化優質服務工程等六大文化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