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6月19日 瀏覽量: 1109 次 來源: 《廊坊日報》 作者: 記者 王滿鳳 字體: 小 大 “最近幾年廊坊新建了不少公園、游園,讓市民在散步鍛煉的同時,呼吸新鮮空氣,遠離喧囂。”市民葛昌勝在廊坊居住了20多年,他說,“廊坊的變化真是大。”
葛昌盛的言語中透露出對這座城市的熱愛,更反映出各級各部門在創建文明城市中所做的努力。在創建文明城市工作中,市建設局圍繞“提升文明城市創建整體水平”中心,抓住“加強宣傳教育”和“強化城市管理”兩條主線,按照“破解難題、提升弱項、打造品牌”思路,全力推進創城各項工作任務的落實。
精準發力改善城市面貌
“廊坊的大街小巷現在是真干凈,而且很多街頭公廁都翻新了!”今年53歲的市民王桂榮說,自創建文明城市以來,感覺廊坊的變化越來越大。
今年以來,市建設局結合2017年廁站改造計劃,改造公廁65座,增加移動公廁10座,新建更換、增壓節水、老舊改造、除臭升級,通過集中整修,提高便民水平。同時,加大機掃力度,沖洗主次干道,確保“路見底色”。如今,“以克論凈”已經成為環衛人的一種行為習慣、一種行動自覺。
全市文明城市創建“百日攻堅”行動開展以來,市建設局嚴格對照方案要求,逐一明確責任單位、逐一明確工作標準、逐一明確完成時限、逐一落實完成舉措,堅持問題導向抓整改,層層傳導壓力抓推進,做到天天都有督導巡查,周周都有點評通報,月月都有考核評比,不打折扣、不搞變通,全力抓好文明城市創建工作。
園林綠化提升城市品位
“大街小巷都是綠植和鮮花,每次走在街上都會有好心情。” 市民陳偉娜說,如今的廊坊,滿目蔥蘢,綠樹鮮花與藍天白云交相輝映,穿行在廊坊市區大街小巷,目之所及,一條條道路寬闊暢通,一片片綠地生機盎然,讓人沉浸在幸福當中。
每天上午八九點鐘,幾個老大爺都會相約在市區時代廣場,在樹蔭下下棋。“這里樹多,一點兒都不熱。”正在下棋的陳大爺告訴記者,自創建文明城市以來,廊坊樹種得特別多,夏天乘涼的地方到處都是。
今年以來,市建設局較高標準完成9項綠化工程,種植喬木8萬株,灌木360萬株,擺放鮮花100萬盆;引入“微地形園林”設計理念,主要十字路口建成50個精品節點,美化10座橋體,重要道路節點擺放大型綠雕12組,文化公園打造28個品種54萬株郁金香花海。
立行立改打造宜居城市
“如今走在廊坊大街寬敞的馬路上,總會先被這座城市的明亮所觸動。”市民包方采說。
今年以來,市建設局采用EPC模式,提升廣陽道、新華路、銀河路、北鳳道4條道路61棟大型臨街建筑物和16個節點夜景亮化水平。
同時,該局積極實施道路暢通工程,采取夜間錯峰施工模式,僅用52天,完成了康莊道、金光道、和平路、豐盛路等7條道路的升級改造,一定程度上暢通了交通“微循環”;全面開展春季市政設施“大整治、大提升”活動,分10組14個片區進行全面摸底調查,整修便道5.6萬平方米,更換收水井1550個,路燈800盞。
在此基礎上,該局加大建筑工地的督導力度,成立8個監督檢查組和1個機動夜查組,實施拉網式監督和督導檢查。累計檢查工地4361次,發現揚塵問題672個,下達停工指令50余份,封停整改20余個工地,對揚塵污染“零容忍”,實現工地揚塵治理全部達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