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霸州市委召開七屆三次全會,全面總結過去一年的工作,對今年經濟社會發展進行了周密部署。
過去的一年,霸州市積極應對鋼鐵去產能、轉型升級、大氣污染防治等諸多挑戰,砥礪奮進、奮發作為,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明顯提升。財政收入完成42.8億元,同比增長18.9%;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23.5億元,同比增長7.4%,是近年來增長幅度最大的一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突破400億元大關;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62億元,同比增長10%;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39825元、15962元,均增長8%。率先實現“無鋼市”的目標。
站在新的起點,該市將深入落實高質量發展的根本要求,全面踐行新發展理念,緊緊扭住工作重點和關鍵,著力解決突出矛盾和問題,努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邁上新水平。
加快與京津一體化發展。積極做好與京津城市總體規劃、雄安新區建設規劃的銜接工作,不斷優化城市功能和空間布局。加快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做好京雄城際霸州段、廊泊線繞城、廊坊至勝芳高鐵站通道等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打造與京津雄互聯互通的便捷交通體系。推進產業承接實現突破,積極承接符合霸州產業發展方向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
加快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堅持以轉型升級為根本途徑,以壯大實體經濟為重點任務,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不斷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重點發展電子信息、休閑食品、智能制造、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電子商務、教育醫療、金融科技、文化休閑等現代服務業。通過嫁接改造、騰籠換鳥,轉型遷移或者關停取締,有序推進傳統產業“退二優二、退二進三”。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打造一批高精尖的科技領軍企業。推動城市擴容提質,提高公共服務水平,把霸州建設成為東連天津、西接雄安、輻射周邊的特色節點城市。
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堅持全民共治勢頭不變,源頭防治力度不減,科學施治力量不松,切實抓好省“1+18”政策體系和“三年作戰計劃”的任務落實。堅持綜合施治、依法施治,形成嚴打環境違法行為的高壓態勢。開展鐵路、高速和國省干道綠化提升行動,加快勝芳濕地、牤牛河生態景觀帶等重點工程建設,努力構建與白洋淀水系相連、生態一體的森林濕地走廊。
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推進垃圾焚燒發電、處理廢棄油脂、城鄉廁所改造、公共設施建設、污水集中處理、交通秩序整治和供水供電供氣等一批民生基礎設施建設工程。統籌城鄉救助體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快建設覆蓋全民、城鄉統籌、權責清晰、保障適度、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鼓勵多渠道多形式創業就業。堅持優先發展教育事業。深入推進健康霸州工程。
著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充分發揮三級群眾工作網絡作用,加大矛盾糾紛隱患排查調處力度。積極推進“陽光信訪、責任信訪、法治信訪”,及時就地解決群眾合理訴求。扎實開展影響社會穩定突出問題集中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