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霸州市以全面提升城區建設質量水平為目標,以城市修補、生態修復為導向,以實施公共設施補短板、產城教融合化、環境容貌整潔化、建設改造精品化(一補三化)為重點,著力完善服務功能、增強城市承載能力。
完善城市公共設施。該市以完善路網結構、增強路網連通性為重點,樹立“窄馬路、密路網”的理念,打通“斷頭路”、“卡脖路”。投資6000余萬元,實施溫泉西道、興華南路等5項道路改造工程,增加街巷支路密度,提高城市路網密度和城市道路面積率。加強排水設施建設,實施了南關泵站改造、112線泵站新建等專項排水設施建設工程。加強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編制完成了公共服務設施專項規劃,完成市文化館、圖書館國家一級館驗收工作,建成436處綜合體育健身場地。
推進產城融合發展。該市按照京津冀協同發展有關要求,結合雄安新區建設,津保鐵路、京雄鐵路及機場南高速路等重大基礎設施的規劃建設,積極開展《霸州市城鄉總體規劃(2013-2030年)》修改工作。同時,在市區西部與華夏集團合作,繼續推進124平方公里的產業新城建設;在市區東部與榮盛集團合作,開發建設13.5平方公里的文化新區。
提升城市環境容貌。該市以創建“潔凈城市”為目標,每年投入近3億元,通過公開招標,確定了3家專業環衛公司,建立了“統一保潔、統一收集、統一運輸、集中處理”的城鄉環衛管理運行模式,實現了城鄉環衛一體化全覆蓋和保質運行。同時,加大垃圾處理能力建設,完成昌隆6萬噸/年垃圾熱解項目建設,加快推進垃圾焚燒發電廠、新建垃圾填埋場、垃圾轉運站等項目建設,提高城市承載能力。采取拆違建綠、破硬還綠、立體綠化等措施增加城區可視綠量,提升園林綠化水平,推進公園、游園、林蔭停車場建設,建設環城“綠色項鏈”。截至目前,全市完成綠道綠廊建設21.65公里,建成區綠地率達37.87%,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2.97平方米。
加快城市建設改造。該市在加快推進和規范棚戶區改造的同時,加大規劃執法監管力度,加強對城中村、城鄉結合部、城市環路、重點鄉鎮及村街擅自開工建設、違章建設、私搭亂建行為的查處和拆除力度,維護全市正常建設秩序。2017年以來,結合“一區三邊”違法建設拆除及重點工程建設工作,先后對東西市區建成區、國省干道、高速公路、高速鐵路沿線等區域1300余處違法違章建筑進行了強制拆除,拆違面積48.69萬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