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河縣積極創建無傳銷社區
為了全面鏟除傳銷活動土壤,讓傳銷人員無處遁形,香河縣充分利用小區物業(村兩委)的基層堡壘作用,建立群眾、社區(村街)、職能部門之間的協調聯動機制,將專業打傳隊伍和廣泛發動群眾結合起來實現專群結合、群策群力,形成了傳銷活動似“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局面。
志愿者多維宣傳,掀起全民打傳熱潮
6月29日上午,記者走在香河縣新華街道辦珠光社區,隨處可見打擊傳銷的警示展牌和標語。幾位居民正在社區服務中心觀看《直擊傳銷》宣傳片,了解傳銷的騙術和危害。在社區、物業及居民協力合作下,珠光社區形成了防控傳銷的長效機制。目前該社區無一傳銷窩點存在,已建成無傳銷社區。
珠光社區黨支部書記兼居委會主任許雅欣介紹說,該社區轄兩個居民區,共12800多人,“這兩個居民區環境好,基礎設施完善,吸引了許多外地人到這里投資買房。因為人員密度大、來源復雜,暗藏的隱患也就相對多些。”
基于該社區的特點,為確保群眾切身利益不受損害和社區穩定,社區聯合小區物業積極開展防控、打擊傳銷活動。召集居委會、物業工作人員、轄區黨員等40多人組成志愿者團隊,保證每個單元樓有一名志愿者。這些志愿者不定期向社區居民發放宣傳單并講解傳銷的特點、危害。社區還組織居民觀看宣傳片,在小區多處懸掛條幅并利用電子屏循環播放傳銷危害標語。公布舉報獎勵辦法,多種渠道提高全體居民的防范意識,掀起全民打傳熱潮。
同時物業工作人員關注買水、買電頻繁集中的住戶,并對其進行摸底排查。發動志愿者隨時關注小區頻繁出入的閑雜陌生人員。加強社區內出租房屋管理。發現可疑人員及時上報轄區派出所。“由于打傳宣傳范圍廣,沒給傳銷留下滋生的空間。目前我轄區無一傳銷窩點存在,已建成無傳銷社區。”許雅欣表示,在以后的工作中會繼續建立健全防控傳銷的長效機制,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聯合開展“敲門”行動,讓傳銷活動無處藏身
創建無傳銷社區已經成為香河許多社區的自覺行動。打傳工作已經形成全民參與的熱潮。
平安街道辦正陽社區去年曾經為傳銷活動所困擾,經過公安、工商部門的嚴厲打擊,以及社區、物業、居民的防控舉措,如今該社區的傳銷窩點已被鏟除,建成了無傳銷社區。
據介紹,去年傳銷人員曾在正陽社區所轄的香汐小區內從事違法活動。居民發現可疑人員后,及時上報給社區和公安機關。去年9月份,公安、工商等部門聯合行動,一舉將傳銷窩點鏟除,并對涉傳人員進行了依法處理。
正陽社區黨支部書記張林安告訴記者,香汐小區有2萬多人,其中90%以上都是外來人口,而且大多是買房投資,自住的業主比例僅在40%左右。因小區出租率高,人口流動性較大,人員比較復雜,容易為傳銷活動提供滋生土壤。
去年發現轄區有傳銷活動之后,正陽社區積極配合公安、工商部門,開展打擊傳銷活動。深入開展“敲門行動”,聯合民警、物業人員對轄區內居民投訴比較集中、曾經發生過以及可能滋生傳銷活動的區域,進行走訪摸排,逐一登記造冊,確保打擊傳銷活動貫徹到社區、宣傳到每戶。
打傳工作也得到了居民的熱烈支持,“如果傳銷人員在我們小區,肯定有居民舉報。通過社區的宣傳和警示教育,我已經大概知道怎么識別可疑人員,那些看上去神神秘秘,經常三三兩兩聚齊,不敢走電梯,高層也走樓梯的人,就可能是傳銷人員。看到傳銷人員我們會積極舉報,我們要共同維護小區的和諧穩定。”香汐小區居民史女士堅定地告訴記者。
“通過打擊傳銷工作的深入開展,目前我社區已無傳銷窩點存在。”張林安介紹說,社區將打擊傳銷作為常態化工作開展,居民防范意識提高了,發現線索會及時舉報。大家攜手鏟除傳銷毒瘤,共建無傳銷社區,維護社會和諧穩定。記者 楊雅淇 劉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