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次區“紅苗教育”為44所民辦學校注入紅色基因
為加強黨對民辦學校教育工作的領導,讓紅色文化融入校園、走進課堂、深入學生的心靈,使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中得到紅色文化的熏陶,安次區委非公經濟和社會組織工委以建設“紅色的傳習陣地,教育的精神家園”為著眼點,聯合區教育局,在全區44所民辦小學、幼兒園內積極開展“學紅色精神 做紅心兒童”系列紅色教育活動,著力打造全域民辦學校“紅苗教育”品牌。“紅苗教育”旨在以紅育人,以突出學生良好思想品德養成為主線,拓展學校德育空間,全方位營造學校紅色文化氛圍,讓孩子們在黨的關懷下,在紅色光輝的照耀下,萌發心中的紅色基因,孕育嶄新的紅色精神。
建紅色陣地,營造濃厚氛圍。在建好黨支部辦公室、黨員活動室主陣地基礎上,充分利用樓道、操場、圍墻、樓梯口等明顯位置,設計富有特色的文化走廊,將黨建文化、傳統文化、體驗活動融入環境設計中,讓每一面墻都會“說話”,將“紅色”基因厚植于校園每一個角落。藝貝彩虹幼兒園黨支部5月初一成立,就積極打造紅色陣地,努力把紅色元素融入園所,支部以“愛黨愛國愛家庭”為主題,組織師生開展紅色繪畫、手抄報等活動,共同設計、創作獨具特色的“紅色”文化墻,讓師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教育。
講紅色故事,宣揚先烈事跡。把黨建工作深層次融入校園,在原有教學基礎上,將紅色故事引入課堂,將革命理想教育融入教學之中。組織安次區圖書館在各小學、幼兒園設置圖書漂流站、開設紅色小書吧,投放紅色經典圖書和繪本;通過邀請老黨員現場講、倡導家長課下講、“紅色故事大家講”等活動方式,讓孩子們在聲情并茂的演繹中聆聽“小蘿卜頭”“小兵張嘎”“王二小”“小英雄雨來”等一個個感人至深的小故事,緬懷英雄人物,了解黨的革命歷程,從小在心中播下愛黨愛國愛家的種子。
唱紅色歌曲,抒發愛國熱情。開展“紅歌傳唱、童心向黨”主題活動,抓住課間及活動課時間,帶領孩子們學唱《打靶歸來》《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娃哈哈》《我愛北京天安門》《歌唱祖國》等紅色經典歌曲,用歌聲傳遞革命情懷。充分利用“六一”“七一”“十一”等重要節日,組織集中唱紅歌文藝活動,展現新時代幼兒熱愛祖國的精神風采。今年“六一”兒童節期間,開森育苗、長城等幼兒園紛紛舉辦“情暖童心謝黨恩,放飛夢想新時代”“童心向黨,快樂成長”文藝匯演,讓紅歌在校園內再次被唱響。
訪紅色圣地,追憶光輝歲月。結合“清明”“七一”等節日和紀念日,組織師生到烈士陵園、紀念館、博物館等紅色教育基地學習參觀,增強愛國情感和歷史使命感,讓孩子們銘記艱難歲月中先輩們為追求真理拋頭顱、灑熱血的感人事跡。今年“七一”,安次區第一幼兒園組織全體師生赴安次黃誠紀念館、烈士陵園等紅色教育圣地參觀,探訪英雄“紅色足跡”。
學紅色禮儀,接受愛國教育。各民辦小學、幼兒園每周一早晨舉行升國旗儀式,鼓勵孩子們爭當禮儀小標兵,通過莊嚴的升旗儀式,讓孩子們深入角色,增強國旗意識,加深對祖國的認識,激發愛國主義情感,培養孩子的民族自尊心。通過開展系列活動,實現了黨建工作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使全區民辦小學、幼兒園在黨建工作引領下煥發出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