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市:“入股+分紅”助力扶貧脫貧
三河市充分挖掘可利用資源,大力實施產業扶貧兜底政策,目前,已與479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簽訂了“入股+分紅”幫扶協議,投入產業幫扶專項資金729.6萬元,多渠道幫助貧困群眾脫貧致富。9月底前,貧困戶將得到首筆分紅資金。
三河把產業幫扶作為脫貧的關鍵,成立了產業扶貧項目審核領導小組,研究制定了《三河市產業扶貧項目管理實施細則》《三河市產業扶貧資金管理辦法》等政策文件。按照成熟穩定、規模較大、效益顯著、前景可觀、手續合法、符合產業目錄要求,建立了產業扶貧項目庫,擇優確定了5個重點扶貧龍頭企業,實施食用菌種植、蔬菜種植、金絲皇菊種植、文冠果種植、鄉村旅游、電商服務等幫扶項目。
山清種植有限公司是三河5個重點扶貧龍頭企業之一。企業負責人于海洋說,公司以種植、加工、銷售食用菌為主。這兩年,市里將300多萬扶貧資金注入企業,擴大了生產規模。企業每年按注入扶貧資金比例給貧困戶返還“保底+分紅”扶貧款。僅這一項,山清種植有限公司就覆蓋225戶貧困戶。對于那些沒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公司還采取蘑菇“寄養”方式,貧困戶“認養”一定數量菌棒,由企業負責管理和產品銷售,利潤全歸貧困戶。
三河市針對479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實際情況,對于具有發展意愿和自主發展能力的貧困人口,結合所在鎮村資源稟賦、農業產業現狀,扶持發展設施蔬菜、林下種養和休閑旅游等脫貧主導產業,幫扶引進新品種、新技術,開展技術指導,提升農產品附加值,提高貧困人口收入,實現自主脫貧。
對于發展農業產業意愿不強的貧困人口,通過引導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幫扶,建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貧困人口”扶貧帶貧聯結機制,帶動貧困人口加入產業鏈環節,形成穩定的產業幫扶共贏機制,促進貧困人口增收。在開展承包地經營權流轉時,采取入股、托管、租賃等方式,優先流轉無勞動能力或喪失勞動能力貧困人口的承包地,確保貧困人口獲得土地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