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固安縣堅持把民生項目資金監督作為推進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工作的突破點,通過設立縣監察委員會駐鄉鎮(園區)民生項目資金監察聯絡室,創新監督方式,打通民生項目資金保護的“最后一公里”。
在力量上“定員”。該縣監察委員會明確一名科級干部作為指導聯絡員,鄉鎮紀委書記兼任監察聯絡室主任,鄉鎮紀委專職紀檢員兼任專職監察干事,各村街黨組織紀檢委員兼任村級監察聯絡員。建立“八有”監督平臺,即有辦公地點、有機構標識、有工作小組、有規章制度、有職責流程、有工作臺賬、有公示宣傳欄、有收集意見箱。
在機制上“定向”。建立“3+4+5”工作機制,緊盯三類人群,即涉及扶貧領域的縣直職能部門具體責任人、鄉鎮分管扶貧工作責任人、村“兩委”成員;建立四類臺賬,包括項目底冊臺賬(對所有涉及的民生項目實行分類造冊)、監督檢查臺賬、問題臺賬、整改臺賬;聚焦五個重點,即聚焦扶貧對象、聚焦項目安排、聚焦資金使用、聚焦工作措施、聚焦扶貧成效,全面掌握第一手資料,精準監督。
在對象上“定位”。開展“全網式”摸底,摸清全縣扶貧重點255戶,制作《2018年固安縣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工作重點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分布圖》,確保扶貧領域監督對象精準定位。同時,按照“見人、見項目、見資金”的工作要求,逐戶排查、逐項梳理,摸清政策落地是否“縮水”“打折”。
在結果上“定性”。鄉鎮民生項目資金監察聯絡室充分發揮縣鄉村三級協調聯動的優勢,及時發現問題,建立問題線索臺賬,第一時間向縣監察委員會報告,統一由縣監察委員會分類處置。截至目前,圍繞高齡補貼、低保補貼、優撫補貼、危房改造等12類項目資金建立了工作臺賬,對48個村街、154個重點戶進行了走訪核實,充分掌握資金撥付進度、項目進展情況,發現問題線索17個。(通訊員 辛暢 張鵬飛)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