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縣作為非貧困縣,全縣現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98戶、貧困人口485人。縣委、縣政府主動與貧困縣對標對表,探索“三個三”工作路徑,創新了非貧困縣脫貧攻堅新模式。截至目前,各項扶貧政策已落實到位,產業就業扶貧覆蓋率100%,列入2018年度貧困退出的100戶、270人正在進行縣級公告。
抓牢“三級書記”,打造非貧困縣最優民生工程。文安縣通過狠抓縣鄉村“三級書記”,在全縣上下凝聚起了脫貧攻堅的強大合力。縣四大班子成員全部下沉到基層,每人聯系1個鄉鎮、2至3戶貧困戶,每月最少1次深入一線調研指導,為扶貧工作深入推進提供了組織保障。為了有效激發鄉鎮書記抓扶貧工作的積極性,文安縣用脫貧攻堅“擂臺賽”的方式激勵和鞭策各級扶貧干部,每周將各鄉鎮的扶貧工作進度、完成情況排名通報。村支部書記一線跑辦,打通扶貧工作“最后一公里”,按照全縣貧困人口分布狀況,組建了383個村級工作站,負責具體協助落實相關幫扶計劃和幫扶舉措,提供“一條龍”式的協助服務。
扭住“三個關鍵”,確保非貧困縣脫貧最高質量。為保障扶貧工作推進效率和質量,文安縣在全市率先成立扶貧開發和脫貧工作專班,明確縣委副書記、政府分管副縣長為專班組長。該縣在全市率先實行了“第一幫扶責任人”制度。為確保貧困人員有長期穩定的收入,實行了“1+N”產業扶貧模式,“1”即對域內所有的貧困人員實行“入股+分紅”保底幫扶模式;“N”即通過土地流轉收益、就業脫貧、家庭手工業項目及幫扶責任人小微項目進行補充。同時,進一步暢通就業渠道,有一定勞動能力和工作意愿的132名貧困人員全部實現就業;為12戶家庭手工業戶發放了補貼,將符合條件的122戶土地流轉錄入省農業廳農經管理平臺。
創新“三種手段”,激發非貧困縣幫扶最大力度。為了提高脫貧攻堅工作效率和質量,文安縣建立了縣直部門及各鄉鎮主要領導和分管副職在內的微信群“比武晾曬平臺”,堅持一周一主題、一月一重點,將階段性工作重點每天發送到“比武晾曬平臺”,各部門由專人負責認領任務,及時開展好扶貧工作;將每天的工作進度、亮點工作、經驗做法在微信平臺曬一曬、晾一晾,縣領導做出具體點評。此平臺不僅激發了扶貧干部的工作熱情,還極大地提升了扶貧工作質量。同時,持續“暗訪曝光”,形成強大壓迫態勢,用足“立體督查”,形成強大推進態勢,加大精準扶貧和精準脫貧工作督查督辦和問責力度。(記者 馬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