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市本著不讓一個家庭困難學生因貧失學、因貧輟學的原則,積極構建獎、貸、助、減、補多元資助政策體系,讓所有貧困學生都能接受公平有質量的教育,確保教育資助不留死角。
為確保資助政策精準落實,三河市制定了《建檔立卡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工作實施細則》,教育扶貧資助政策因學段不同而有所區別。全市現有建檔立卡貧困學生288人。其中,幼兒階段26人已完成資助。義務教育階段共計158人,貧困寄宿生46人已完成資助金發放,其余112名非寄宿生按照每人每年享受生活費補助1500元標準進行資助。高中及中職階段50人已全部免除相關費用,并完成國家助學金申報。37名在省內公辦大學就讀的學生目前已全部免除相關費用,學生國家助學金正在申請當中。在省外高校和獨立學院就讀的,資助政策參照公辦高校相關政策執行,目前已完成資助材料申報。在民辦高中、中職和民辦高校就讀的,資助標準為高中每生每年4800元、中職每生每年4400元、專科每生每年9300元、本科每生每年8300元,全市共計發放49900元。
針對8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的大一新生,三河市按照省外1000元、省內500元的省定標準,共為其發放路費補貼及短期生活費4500元。同時,完成了“河北省統一戰線泛海助學行動”33名三河戶籍建檔立卡等貧困大一新生的資料收集、申報、審核工作。每人將一次性獲得入學資助5000元,全面消除了政策惠及面死角。
在實施教育扶貧工作中,三河市制定了《關于義務教育階段貧困學生“控輟保學”實施方案》和《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日常監管及幫扶辦法》,在準確掌握全市義務教育階段158名建檔立卡貧困學生學習和生活情況的基礎上,對每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確立一名幫扶教師,建立“一幫一”監管制度。幫扶教師每天要對幫扶學生的到校情況、學習情況、在校表現進行監管。對幫扶學生在品格上多關注,學習上多輔導,生活上多照顧,心理上多疏導,個性上多培養,習慣上多引導,安全上多關心,建立貧困學生學習狀態定期匯報和定期家訪制度,讓貧困家庭的孩子能得到更多關愛,確保義務教育階段無一名學生綴學、失學。(通訊員 陳麗娜 劉偉)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