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臺《廊坊開發區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十條措施》等32個政策文件;建立“領導分包+服務專員”工作機制;率先推出99個審批事項“不見面審批”,工作效率提高80%……12月28日,在廊坊開發區新聞發布會上,記者了解到了該區“雙創雙服”活動的階段性成果。
全面開展“雙創雙服”活動,使得經濟發展受益良多,也刷新了廊坊開發區集聚發展勢能的新速度。廊坊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高波說:“2018年,全區地區生產總值預計完成487億元,同比增長8%;實際利用外資6億美元,同比增長41.2%;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0%。全年實施億元以上項目26個,總投資539億元;省市8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37.14億元,占年度計劃投資的232%,全市排名第一。”
廊坊開發區創新理念,建立服務企業長效機制。該區設立了企業云服務專項資金,扶持新引進或培育的獨角獸、瞪羚企業,做好知識產權質押融資保障,全力助推工業設計產業發展。同時,出臺政策文件,從生產、經營、生活等各方面優化營商環境,建立起服務企業常效機制。
創新方式,提升服務企業效率。該區建立了“領導分包+服務專員”工作機制,分包幫扶企業340家;完善“綠色通道”制度,對企業審批事項、生產經營用大貨車通行證辦理等提供全程代辦、跑辦服務;建立幫扶企業聯席會議制度,實行臺賬式管理。同時,加開“雙創雙服”服務賬號,結合“河北省政企服務直通信息化平臺”,及時收集梳理企業反饋問題。此外,召開了高質量發展暨“雙創雙服”活動推進大會、政銀企對接懇談會、產學研用對接懇談會等,面對面幫助企業解決問題。截至目前,157家企業反映的258個問題中,已有257件得到解決。
用足支持政策,助推企業創新發展。該區為區內企業申報獲得各類資金8280萬元,包括工信系統專項資金3331萬元,發改系統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專項資金2350萬,各類科技扶持資金2015萬元,市級服務外包專項資金154萬元,市級農業產業化項目資金430萬元,獲得資金數額在全市遙遙領先。
狠抓落實,高質高效推進項目建設。該區合理安排項目建設與大氣治理關系,在加強工地管控達到“6個100%”的前提下幫助項目建設單位開辟“施工綠色通道”,除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期間外,實現不間斷施工,保障了建設進度。截至12月25日,廊坊開發區共批準新建、改擴建項目36項,總投資60.7億元。
多措并舉,全力改善營商環境。廊坊開發區對標先進地區優化營商環境28項典型做法,推行了限時聯合驗收等改革。依托智慧政務建設,實現了線上“一網通辦”,線下“只進一扇門”,讓企業群眾“最多跑一次”。率先推出99個事項“不見面審批”,工作效率提高80%;實行集成套餐服務,提供并聯審批服務指南,審批時限由平均40個工作日減少到10個工作日。(記者 劉艷芳 通訊員 王衛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