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12日,患者黃某的病例記錄卻已填寫到13日,這是怎么回事?”1月12日,面對檢查人員的質疑,隆化縣某鄉鎮衛生院工作人員無言以對。
這是發生在承德市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第二輪明察暗訪中的一幕。經過調查,該衛生院利用貧困戶報銷額度高的惠民政策,以“假住院”方式套取醫保補助資金的問題線索浮出水面,相關人員受到處分。
貪污挪用、截留私分、虛報冒領、強占掠奪……這些發生在扶貧領域的腐敗和作風問題損害貧困群眾的切身利益,啃食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去年以來,承德市紀委監委馳而不息推進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深入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式監督執紀問責和監督調查處置,有力有效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保駕護航。
找病灶
——壓茬推進6輪明察暗訪
打贏脫貧攻堅戰,是黨的莊嚴承諾,是一項必須完成的政治任務。
截至2017年底,承德市有780個貧困村、20.77萬貧困人口。如何確保扶貧政策落地生根,扶貧資金和扶貧項目真正惠及貧困群眾?精準扶貧監督顯得尤為重要。
“我們通過察訪發現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依然不少,必須保持韌勁,壓茬推進。既要還利于民,讓貧困群眾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也要持續震懾,讓違紀分子知止收手。”承德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路洪昌說。
只有延伸監督觸角,才能找準病灶,對癥下藥。一年來,承德市紀委監委聚焦違紀違法、失職失責、作風不實等問題,特別是扶貧工作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突出問題,壓茬推進6輪明察暗訪,按照摸干部作風、摸項目進度、摸資金落實、排查問題線索的“三摸一排”方式,到項目現場、田間地頭、群眾身邊對扶貧領域進行全面“體檢”。
“請把涉及扶貧領域的農業產業項目資金管理使用情況臺賬出示一下”“這些農業產業扶貧項目有閑置的嗎”……去年12月,十四屆承德市委第六輪巡察中第二巡察組來到市農牧局,查臺賬、聽匯報、看現場,一個問題線索都不放過。
據介紹,該市每一輪明察暗訪在深入摸排問題線索的同時,還對前幾輪發現的問題整改情況進行“回頭看”,重點看問題核查清不清、整改措施實不實、處置方式準不準、追責問責到不到位。6輪明察暗訪共走訪1118個村、5891戶,發現問題532件、問題線索519件。
“壓茬不是機械地重復,而是面上的再延伸、深度的再拓展。”該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檢查中堅持一天一碰頭、一周一報告、一月一總結,緊盯薄弱環節穩扎穩打,瞄準突出問題精準發力。
此外,市縣聯動開展專項巡察,市級組建8個、縣級組建21個巡察組,著力發現鄉鎮黨委政府履行脫貧攻堅主體責任、縣區直部門履行監管責任以及鄉鎮紀委履行監督責任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先后巡察228個單位,發現問題線索262件。
嚴執紀
——清倉起底問題線索
信訪舉報是問題線索的“主渠道”、反腐民意的“晴雨表”。承德市紀委監委拓寬暢通舉報渠道,建立扶貧領域信訪綠色通道,通過市電視臺、承德日報等媒體集中對外公布市縣紀委監委、相關部門監督舉報方式,搭建信、訪、網、電、微“五位一體”的舉報平臺。
“市縣紀委監委對扶貧領域信訪件即時接收登記,快速分流轉辦,做到無積壓、無沉淀。去年以來,共受理扶貧領域信訪舉報702件。”承德市紀委監委負責人介紹。
針對部分縣區扶貧領域問題線索處置較慢、質量不高問題,該市紀委監委主要領導加強調度,多次聽取工作匯報,幫助剖析指導,并啟動“清倉起底”專項行動,明確要求各縣區紀委監委集中力量、集中時間,通過采取“三個一批”分類處置,即一般性問題線索談話函詢一批,問題線索清晰、案情簡單的快查快結一批,案情重大復雜的掛牌督辦、集中攻堅一批,有效提高了問題線索處置效率和質量。
截至去年底,存量問題線索基本實現“清倉歸零”。
為進一步傳導壓力,承德市紀委監委實行班子成員包縣督導制度,定期深入到縣(市、區)實地督促指導,對扶貧領域重點問題線索處置情況跟進盯辦。去年以來,該市5個縣區的紀委監委負責人因處置問題線索進度較慢被約談,傳遞了不重視就要“挨板子”的信號。此外,安排6個執紀監督室加大對聯系縣(市、區)的督導,嚴把案件查處質量關,對十八大以來已查實查結的扶貧領域案件,按照不低于20%的比例隨機抽查復核。
數據彰顯成效。去年以來,該市共處置扶貧領域問題線索2017件,立案審查777件,處理2098人,其中黨紀政務處分1002人,問責273人,移送司法機關19人。在此基礎上,對已查實的扶貧領域案件進行梳理分析,繪制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分布圖”,對問題多發頻發的11個縣直部門和17個鄉鎮的4個黨組織、54名領導干部進行了問責。
建機制
——扎緊“籠子”堵漏洞
寬城滿族自治縣峪耳崖鎮小城鎮辦公室原主任朱曉文在2013年至2014年危房改造驗收工作中未認真履職,致使該鎮7戶村民違規多領取危房改造補助資金6.66萬元。朱曉文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為持續形成震懾,去年以來,承德市已通報曝光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典型案例104批,涉及案件328件、566人,持續釋放“敢動奶酪者必嚴懲”的強烈信號,起到查處一起、曝光一起、警示一片的效果。
為了切實加強扶貧資金監管,承德市積極探索,實施“互聯網+監督”模式,搭建集信息查詢、動態管理、數據分析、問題收集等功能于一體的“陽光扶貧監督平臺”。同時增加網上預警功能,對扶貧領域出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可以早發現、早提醒、早糾正。目前,該監督平臺已上線試運行。
深挖問題根源,針對監督執紀中發現的脫貧攻堅中的制度漏洞和作風建設盲點,該市出臺完善相關規定296件,建立完善了“察訪+機動巡察”立體監督、“交辦督辦+直查直處”快查快處、“一案三查+雙向追責”嚴肅問責、“定期分析+督查督辦”問題整改等機制,不斷強化標本兼治,推動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工作引向深入。
“群眾利益,一絲一毫都不能動!我們必須繼續發揚釘釘子精神,鐵面執紀,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堅強紀律保障。”承德市紀委監委負責人說。(記者劉榮榮 通訊員陳彥華)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