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8年底,唐山累計實施與京津合作的億元以上項目392個,完成投資1523.8億元,其中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超過六成
1月23日晚,冀東水泥發布重大資產購買及共同增資合資公司暨關聯交易報告書:在增資合資公司交易中,冀東水泥、金隅集團共同向金隅冀東水泥(唐山)有限責任公司增資。這標志著自2016年北京金隅集團與唐山冀東水泥集團完成戰略重組以來,雙方朝著消除同業競爭、提升冀東水泥盈利水平、實現深度融合方面又邁進了一大步。
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以來,唐山市積極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京津產業轉移,加快建立“京津創造、唐山制造”的協同創新模式,力促高質量發展。截至2018年底,唐山累計實施與京津合作的億元以上項目392個,完成投資1523.8億元,其中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超過六成。
春節后的首鋼京唐公司一片繁忙。距車間不到200米,就是唐山港曹妃甸港區深水碼頭。
“由于臨海靠港,每噸鋼材僅物流費用就節省100元至150元。按照年產900萬噸鋼材計算,年可節省物流成本9億至13.5億元。”首鋼京唐公司負責人介紹,從北京石景山搬到渤海灣,并不只是簡單地異地生產,而是轉型升級,淘汰全部低端產品,只生產高級建設用板、家用電器板、汽車用板等高端產品,同時實現了生產的高效化、現代化、清潔化和能源的循環利用。
在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中,唐山緊緊扭住建設環渤海地區新型工業化基地這個核心,積極打造現代產業體系,在抓招商、上項目中,通過產業轉移,助力京津企業脫胎換骨,做大做強,實現經濟結構不斷調優。
以京冀曹妃甸協同發展示范區和津冀(蘆臺·漢沽)協同發展示范區兩大示范基地為引領,唐山積極發揮重點園區產業聚集優勢,以特色模式和個性化服務吸引京津產業落戶,實現多點開花。北京同仁堂項目落戶玉田縣中華老字號基地后,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并由此帶動了王致和、紅螺食品、甜水園白玉豆腐等13家北京中華老字號企業入駐;灤南大健康產業園實施“異地監管”政策,成為京冀兩地“共建共管共享”的戰略性、標志性示范平臺。
唐山市還主動推動合作升級,打造京津科技成果轉化基地。目前,該市已與北京合作共建了中國科學院唐山高新技術研究與轉化中心、北京中關村(曹妃甸)高新技術成果轉化基地、京津冀鋼鐵聯盟(遷安)協同創新研究院、唐山領航創業大學等一批高水平的協同創新平臺。僅2018年,唐山市就引進京津技術成果、科技項目和科技機構等35項。(通訊員劉鳳貴 記者湯潤清)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