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在中關村海淀園秦皇島分園,從北京轉移來的秦皇島淏浚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的員工在做著投產前的準備工作。公司總經理解麗娜告訴記者,公司成立時間不長,主要生產環保產品,“我們選擇在這里創業,不僅能享受北京的優質資源,還有低成本發展的優勢,企業一定會發展壯大。”
海淀園是中關村科技園區的發祥地和中心區,有高新技術企業1.1萬多家。但其在發展中,產業發展空間不足、科技資源優勢急需向產業優勢轉化的問題日趨凸顯。對此,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與北京海淀區政府對接,共建中關村海淀園秦皇島分園。
2014年5月11日,中關村海淀園秦皇島分園在秦皇島開發區正式掛牌。這是我省對接京津的首個綜合性高科技園區,也是中關村海淀園的首個京外分園,是北京高科技生產要素第一次大規模向河北輻射外溢。
“分園成立以來,我們與中關村海淀園全面對接,互補雙贏,實現錯位發展。”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任蘇景文說,中關村海淀園秦皇島分園從“根”上將中關村的創新創業生態體系復制到秦皇島,堅持創新驅動,持續推動兩地經濟與科技深度融合,打造協同創新示范區,成為自我創新、自我發展的“播種機”。
在發展模式上,秦皇島分園復制了中關村企業孵化模式,注重引進初創期的科技型成長型企業,使其在當地生根發芽,發展壯大。
E谷創想空間和留學人員創業園是秦皇島分園重點引進的中關村孵化器,也是分園的主要載體,復制了中關村“雙創”管理模式。兩家孵化器運營以來,通過創意大賽、培訓、路演、創客導師分享等形式,引領了秦皇島的“雙創”潮流,為推動創新創業起到了以點帶面的示范作用。
引入成熟的中關村模式,一些企業在秦皇島分園發展迅速。截至去年底,分園共落戶企業120余家。首批入園的恒業世紀公司已經開始建設自己的生產基地,預計三年內實現銷售收入超5億元。千方科技搭建了秦皇島市出租汽車服務管理信息系統,全面提升了當地出租車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集成化水平。一批初創型科技項目蓬勃發展。E谷創想空間入孵企業74家,年營業收入1億元,形成了軟件開發、信息技術、節能環保三個優勢產業,12家企業達到畢業標準。留學人員創業園2017年被認定為市級眾創空間,入孵企業33家。(記者宋柏松、孫也達)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