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安次區以建設科技創新引領區為目標,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使科技創新成為引領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主動力。
做優平臺,全面提升科技創新承載能級。高標準建成兩大省級高新區,全力構筑創新型、引領型高端戰略性實體經濟重大承載平臺,廊坊高新區被確定為“環京津產業轉型升級實驗區”,龍河高新區獲批省唯一的科技部示范型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在京、深、滬等9個城市設立泰智會眾創空間。高品質打造兩大省級科創平臺,加快推進協同創新共同體建設。打造了京津冀協同創新創業基地、“慧谷·夢工廠”兩大省級科創平臺,其中市級以上眾創空間10家。高起點構建京津冀一體化技術市場,著力推動京津科技成果孵化轉化產業化,與中科院等百余家單位建立科技合作關系,引進孵化了智能機器人、碳纖維、石墨烯、移動CT等科技創新項目200多個。
聚焦高端,加快建設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體系。以戰略性新興產業龍頭為培育引進重點,在延鏈、補鏈、強鏈上下功夫。目前,全區聚集億元以上項目234個,包括富智康、中核等30多家世界500強和國企央企,久瑞機械、欽縱機電等42家軍民融合企業,規上工業企業達到53家,R&D、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始終保持全市前列。圍繞重點技術和產業領域,加大支持力度,集中攻堅突破,培育扶持企業創新發展,著力打造科技創新企業集群。目前,全區科技型中小企業490家,科技小巨人企業21家,高新技術企業59家,市級研發中心41家,院士工作站3家,創新主體數量居全市前列,創新成為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
優化服務,大力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突出服務保障,扎實開展“雙創雙服”工作,深入落實省“萬企轉型”和市扶持民營經濟發展“23條”政策措施,成立經濟運行五人專班,落實領導包聯制度,對174家重點企業點對點服務,解決各類難題117條,切實堅定了企業創新創業的信心和決心。突出政策保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推動創新發展的政策措施,形成具有安次特色的創新政策體系。突出資金保障,激發創新主體活力,安次區財政每年安排1000萬元科技資金,對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小巨人、研發中心等創新主體進行支持獎勵。三年來,共為企業兌現省、市、區創新獎勵資金5168.78萬元,其中區級獎勵2034.6萬元。全面落實企業科技創新稅收減免政策,累計減免稅收近億元,調動了企業自主創新的積極性。(特約記者 龐博 通訊員 韓雪珊 劉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