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當前各縣(市、區)植保站的調查,我市麥田雜草普遍發生,其中闊葉雜草主要以播娘蒿、薺菜為主,部分地塊豬殃殃較多;禾本科雜草主要以雀麥為主。農技專家提示,目前小麥已返青,各地要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及時組織發動群眾,全面開展麥田雜草防治。
麥田雜草與小麥爭水、爭肥、爭光,影響小麥生長,降低產量和品質,已成為威脅我市小麥生產的重要農業有害生物之一。據調查,今年闊葉雜草平均密度為3.6株/平方米,最高52株/平方米;禾本科雜草平均密度為2.6株/平方米,最高96株/平方米。
以禾本科雜草為主麥田在春季不提倡化學防治,要以人工拔除為主,在其抽穗前對發生區麥田進行一次以上拉網式拔除,不漏地塊、不留死角,力爭控制危害。
專家提醒,配制藥劑時要采取二次稀釋法,以提高藥效,畝用水量不少于30公斤;選擇晴天(日平均氣溫在10℃以上)無風無露時施藥;噴霧前藥液應充分攪拌,均勻噴霧,防止漏噴、重噴,嚴禁超量超濃度施藥,施藥后應注意清洗噴霧器;防治時間應掌握在小麥拔節前進行,小麥拔節后禁止用藥。有條件的區域,要大力推廣統防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