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陽區九州鎮南漢村,一座仿清代古建牌坊矗立村口,上邊“中國·南漢宮廷憶述小鎮”幾個字格外醒目。往村里走,干凈整潔的道路貫通整個村街,兩側的柳樹舒展著嫩綠的枝丫,一排排統一風格的仿古建筑就是村民的“華麗”居所。
“按照省級鄉村旅游精品示范村街的標準,村里鋪設了完善的地下污水管網,老式廁所集中改造,街區空地進行高標準綠化美化,配套建設旅游公共廁所1座和垃圾處理站1座……”村黨支部書記緱樹學向記者介紹著村里人居環境的改變,話語中透著十足的底氣。
南漢村是一個仿古工藝村,村里木工、鑲嵌、雕填、大漆、描金、彩繪、銅活等仿古工藝世代傳承,如今已成為全村的主導產業,年產值近億元。
“黨委政府慧眼識珠,決心把南漢村打造為中國獨有的‘南漢宮廷憶述小鎮’,改造為‘傳承中國宮廷古典文化、追憶記述中國皇家木玩傳統制作技藝’為主題的文化旅游古村落。”緱書記說,生活在這樣的村子里,城里的親戚朋友都羨慕不已。
不僅南漢村,南尖塔鎮左場村近年來人居環境方面的變化也讓人耳目一新:集中鋪設排污管道,對原有飲水設施進行綜合改造,道路硬化亮化,安全用電、垃圾處理、廁所改造、民居改造、環境美化、村民中心建設應有盡有,有線電視、路燈、聯通光纜和技防實現全覆蓋。環境的改變讓越來越多外出打工的村民回到家鄉,享受鄉村生活的美好與安寧。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以來,廣陽區以廁所革命、農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等為主攻方向,2018年共改造無害化廁所1800座,清理積存垃圾49.6萬立方米,硬化道路4500平方米,新增村莊綠化面積86畝,安裝更換路燈421盞,公共照明設施基本覆蓋村達到99個,地名標志設置標準化村完成97個。
今年,該區通過健全完善機制、細化創新舉措、強化跟蹤問效等措施,圍繞“全域覆蓋、連片示范、提升水平、打造精品”的工作目標,聚焦廁所革命,消盲區、除白點,提標準、上檔次,在已完成改廁7117座的基礎上,再完成改廁4859座;加強城鄉環衛一體化,持續開展環境整治集中攻堅行動,以整治村莊主要出入口、公共活動場所、公用水塘、制高點等環境面貌為突破口,狠抓房前屋后、河溝池塘、柴垛草堆、廁所糞坑等地方的環境衛生治理,消滅衛生死角,加強長效管控;因地制宜建設庭院式人工微型濕地和小型污水處理站,實現生活污水不出戶、不上道、不直排;依托新能源開發,探索人畜糞便、秸稈、餐廚垃圾的無害化處理;開展“清潔村莊助力鄉村振興”主題活動,持續提升村街硬化、綠化、亮化、美化水平。(記者 張歡 孟潔 通訊員 王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