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廣陽區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結合全區工作實際,深入實施鄉村振興三年行動計劃,在全區開展了“鄉村振興推進年”活動,不斷提高農業農村現代化水平。
統籌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廣陽區嚴格規范農村低保對象認定條件和辦法,合理掌握低保保障比例,將符合條件的困難群眾全部納入城鄉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供養等救助范圍,應保盡保,切實發揮社會救助的兜底保障作用。截至目前,廣陽區城鄉低保標準統一為600元,城鎮低保人均補差364元,農村低保人均補差379元。農村特困供養對象供養標準每人每年11520元。同時,廣陽區積極實施社保兜底脫貧行動,全力擴面、關愛、救急,切實提升貧困人口兜底保障水平。
推進農村基層群眾自治組織、基層政權和村鎮社區建設。廣陽區加強群眾性自治組織建設,健全和創新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村民議事會等黨組織領導的村民自治機制,開展形式多樣的基層協商,創新基層管理體制機制,整合優化公共服務和行政審批職責,打造“一門式辦理”“一站式服務”綜合服務平臺。截至目前,廣陽區146個村街“兩委”換屆全部完成;實現書記、主任“一人兼”106個,占全區總村數比例為72.6%;70個應換屆社區“兩委”換屆全部完成,書記、主任“一人兼”67個。
健全農村留守兒童、殘疾人等弱勢群體關愛服務體系。廣陽區建立健全針對農村留守兒童的關愛服務制度機制,全而摸清轄區農村留守兒童底數,實現全區農村留守兒童信息動態管理,為農村孤苦貧困留守兒童進行“一對一”幫扶,重點給予生活照料、學業輔導、心靈撫慰等服務。
引導社會組織參與鄉村振興戰略,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廣陽區培訓服務型、公益性、互助性農村社會組織,建立城鄉社區社會組織孵化基地,為初創的社區社會組織提供公益創投、補貼獎勵、活動場所、費用減免等支持,加強農村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加大農村社會工作人才培訓、培養力度,深入推進“三社聯動”,建立健全社會工作、志愿服務協作工作機制。
實施精準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廣陽區嚴格按照“五個一批”總體要求和省、市精準脫貧統一部署,結合轄區實際,因人因地施策,開展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行動。通過走訪調查,與建檔立卡貧困人員面對面交流溝通,了解其存在的實際困難、家庭成員構成、主要勞動力的收入情況、喪失勞動能力的原因,精準施策,精準扶貧。(通訊員 孫寶宇 王錦妍 記者 趙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