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從張家口崇禮區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傳來消息,剛剛過去的2018-2019雪季,崇禮七大雪場雪票銷售首次突破百萬大關,累計達到107.9萬張,同比增長25.9%。
雪票銷售突破百萬張的背后意味著什么?
“2015-2016雪季,崇禮區雪場銷售雪票48萬人次。短短四年時間,雪票銷售數就實現了翻番,這意味著崇禮冬奧效應日益凸顯,滑雪大區品牌正在確立,已成為冬季冰雪旅游的好去處。”崇禮區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副局長梁麗芳說。
北京攜手張家口申辦2022年冬奧會的成功,使崇禮由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塞外小城一夜之間為世界矚目。從1996年塞北滑雪場最初的10元門票,首個雪季盈利30余萬元開始,到2003年突破每年4萬人次、2009年后每年超過20萬人次,2015年以來,崇禮積極發揮冬奧引力效應,太舞、富龍、銀河相繼開門迎客,直至今年雪季雪票突破百萬大關。
而這一切離不開崇禮區二十幾年來在冰雪產業發展中的深耕。
“連續多年舉辦崇禮滑雪節,極大提高了崇禮的知名度,打造出‘崇禮滑雪’品牌。” 崇禮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劉永剛介紹,從2001年,老塞北滑雪場首次舉辦滑雪節算起,如今的“中國·崇禮國際滑雪節”已經走過了18個年頭。
“從最初民間籌資承辦,組織在校中小學生、周邊農民參與滑雪表演,到官方正式認可為本地重大節慶文化活動,承辦高端、專業滑雪賽事,崇禮區不斷豐富以滑雪為賣點、以賽事為標桿、以服務為導向的旅游品牌,使滑雪節成為崇禮全面推介自身生態、旅游、文化和城市形象的一場盛會。”劉永剛說,每一屆滑雪節,都是崇禮區集中優勢宣傳資源,向全國乃至全世界展示崇禮滑雪旅游發展成果的一個重要窗口。
國際頂級賽事活動的落戶,也大大提升了崇禮的知名度。在剛剛結束的第十八屆滑雪節期間,崇禮舉辦了13項國際頂級專業賽事和60項國內外大眾滑雪賽事。如此數量龐大的冰雪賽事和活動,吸引了國際雪聯和數十個國家的滑雪隊蒞臨崇禮,紛紛與本地雪場建立長期合作關系,開展賽事及訓練。
“崇禮第一場對外滑雪賽事是在2005年的雪季,由萬龍滑雪場承辦的‘國際雪聯波司登·所羅門杯高山滑雪系列賽’,此系列賽是當時國內舉辦的最高水平國際滑雪賽事。而在申冬奧成功之后,越來越多的專業賽事和大眾冰雪賽事落戶崇禮,有效提升了滑雪運動普及率。”河北省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示范區顧問于進河介紹,在今年雪季評出的全國滑雪場十強中,崇禮獨占4家。截至目前,全區已建成雪道169條162公里、各類纜車索道67條44.5公里,其中,10條高級雪道通過國際認證。
硬件的升級和賽事的承辦給崇禮冰雪產業發展帶來了更多的機會。張家口市委常委、崇禮區委書記王彪提出,將“建設國際知名的冰雪運動和冰雪旅游勝地”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崇禮經濟社會發展總目標。
為此,崇禮區積極加強冰雪和旅游產業服務配套設施建設,大力發展交通、住宿、餐飲等配套行業,提升游客接待能力。2010年,張承高速公路張家口至崇禮段竣工通車,為廣大京津冀游客來崇禮滑雪提供了巨大便利。2019年10月,即將全線貫通的京禮高速,將把北京至滑雪核心區域的乘車時間縮短至50分鐘。而崇禮區內“四縱三橫一環”的交通路網布局,更將實現主城區和各雪場之間的暢行無阻。
源宿、洲際、凱越、喜來登等國際一線酒店管理品牌于近年相繼落戶崇禮,完備的服務設施為游客提供了舒適的旅游體驗。目前,以位于冬奧賽事核心區的馬丈子村為中心,半徑10公里范圍內,崇禮共建成各類酒店160余家,可提供房間7207間,床位12867個。同時,該區相關部門還聘請北京、上海等地旅游行業資深專家為雪場、星級酒店服務人員舉辦服務質量提升培訓班,并進行服務質量技能大賽,以訓促學、以賽促學,進一步提升了全區服務水平和游客承載能力。
為了更好地服務雪友,2018-2019雪季,萬龍滑雪場和云頂滑雪場實現通滑,共銷售“云龍”通滑卡1062張,雪票11271張。而在下一個雪季,七大雪場將全部告別“一畝三分地”思想,實現通滑。
“這些年,崇禮變化太大了,酒店餐飲的層次滿足不同消費人群,各類活動豐富多彩,服務也越來越周到。崇禮離北京距離適中,空氣質量好,最主要的是雪場規模大、坡度陡、檔次高,雪質好、雪期長,從每年11月初一直能滑到第二年的4月份,是滑雪旅游的不二選擇。”一路見證崇禮滑雪產業發展壯大的北京1031滑雪俱樂部創始人倪守軍告訴記者。(記者劉雅靜 通訊員靳磊)
關鍵詞: 崇禮滑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