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號召村容整,村風、村貌、村文明,美化家園新環境,衛生!”日前,任縣天口鎮北定村村民張占國文藝隊表演的三句半《美麗鄉村是我家》,道出了人們的心聲。
64歲的張占國是村文藝隊隊長,也是任縣當地的“草根明星”。他說:“文藝隊員都是本村農民,正式成員30多人,編外人員200多人,自創作品百余部。演出豐富了農村文化生活,村民的文明習慣也在潛移默化中養成。”
張占國創作的文藝作品上連大政方針、政策法規,下連百姓身邊事、事中理,借助縣里搭建的“草根舞臺”,這支文藝隊利用農閑時間走村串鄉,把歡樂帶到鄉村的角角落落,頗受鄉親們歡迎。
任縣文廣體旅局黨組書記王夢輝說,2018年,任縣開始“草根舞臺”的建設,通過整合農村文化大院、縣城廣場游園等場地資源以及縣藝術團、各村文化能人等人才資源,借助縣里組織開展的百姓才藝大賽、文藝演出等活動,使“草根舞臺”成為鄉土文化能人展示的平臺。
在邢臺的廣大農村,像張占國這樣的鄉土文化能人很多。農民寫、寫農民,農民演、演農民,農民看、看農民,他們創作的作品帶著濃厚的鄉土氣息,活躍街頭巷尾,成為鄉村靚麗的風景。
在平鄉縣東馬延村,村民譚同朝是鄉親們眼里的“土秀才”。近年來,他組織大家拍電視劇,先后推出了《瞧這一家人》《女兒也是傳后人》《老兵回家》等小品、相聲以及短劇。他還成立了亂彈文藝隊,每年組織舉辦群眾聯歡會,幾年來,為群眾獻上了百余臺精彩表演,唱響農民美好新生活。
貧瘠的土地可以改變,匱乏的文化生活同樣可以改變。任縣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高凱英說,縣里從滿足群眾需求出發,編印了文化活動月歷,讓群眾對每場文化活動的地點、內容一目了然,借助“草根舞臺”,讓更多的百姓從“觀眾”變成“主角”。目前,任縣195個村都有草根文藝隊,今年以來借助“草根舞臺”組織的群眾性文藝演出達68場次。(記者邢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