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越野滑雪中心效果圖。 中鐵建工集團北京2022年冬奧會張家口賽區項目部供圖
位于北京2022年冬奧會張家口賽區的國家越野滑雪中心,將承辦北京2022冬奧會越野滑雪全部12項比賽。近日,記者在項目施工現場看到,越野滑雪中心北側為高山,南側為丘陵狀坡地。賽道依托東側及南側山谷設置,南北坡之間為狹長平緩地帶,居中位置正建場館中心、賽道起終點區。
“國家越野滑雪中心目前已完成主體結構鋼結構施工及9.7公里賽道確認工作,今年年底前將實現主體建設完工。”據中鐵建工集團北京2022年冬奧會張家口賽區項目部總工程師陳祥國介紹,國家越野滑雪中心占地面積120公頃,由9.7公里賽道和場館運行綜合區、轉播綜合區、場館媒體中心和運動員綜合區等功能區組成。場館技術樓建筑地下一層為興奮劑監測站,首層主要滿足競賽管理功能,二層為平臺,三層為奧林匹克大家庭,四層為仲裁、計分及計時等比賽技術用房。
傳統建筑施工為自下而上逐層施工,國家越野滑雪中心項目采用鋼框架—中心支撐結構體系,完成地下一層、首層及中心支撐施工后,首先進行四層框架梁施工,隨后施工桁架層及吊柱,最后施工懸掛的三層樓面梁。
在賽道施工上,為滿足坡度和曲線精度的極高要求,國家越野滑雪中心項目舍棄了傳統的按規范標準和圖紙施工,改由國際雪聯專家現場踏勘確定,增加了施工的不可預見性和難度。陳祥國說,他們始終與國際雪聯專家保持密切溝通,加上對實時動態測量系統、手持定位儀、坡度尺等先進測量設備的熟練使用,最終順利完成了賽道確認,為我國滑雪賽道施工積累了寶貴經驗。
國家越野滑雪中心滑雪賽道距明長城遺址最近處僅有十幾米,在施工時他們特意加強對明長城遺址50米范圍內的施工管理,設置施工紅線及旗幟標語,提醒施工人員保護古跡。
考慮到張家口賽區水資源短缺問題,賽區場館群將打造奧運歷史上第一個海綿賽區。據介紹,國家越野滑雪中心也實施海綿賽區規劃設計,將采用智能化造雪系統,將所有造雪設備集成到一個平臺進行統一管理。在同樣的雪量前提下,相對于傳統造雪,智能化造雪可以節水20%。同時采用移動式造雪,增強針對性,及時并靈活補充不同賽道的用雪,減少用水浪費。
另外,國家越野滑雪中心還將采取“滲、滯、蓄、凈、用、排”等多途徑雨水收集利用措施,設計雨水及融雪水收集與利用系統。雨水及融雪水采用硅砂蜂巢雨水自凈化系統處理后,將用于冬季造雪、夏季綠化灌溉、景觀河道用水、沖洗廁所等。場館和基礎設施污水也將做到全收集、全處理、再利用,確保水資源高效利用。
“國家越野滑雪中心賽后將被打造成山地公園和戶外冰上娛樂中心。”陳祥國說,考慮到賽后利用,設計施工時,賽時功能用房采用輕質隔墻分隔,賽后可以拆除,也可根據規劃重新進行設計分隔。賽時部分看臺及比賽配套設施采用臨時建筑,賽后也可進行拆除及回收利用。(記者陳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