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是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的“生命線”。唐山市公安機關圍繞提速、提質、提升滿意度、全程督導檢查四個方面,開展了“接處警再快1分鐘”暨“三提一督”專項活動。據統計,從7月初活動開展至今,全市110接處警反應平均時間縮短2分35秒。
“您好,這里是110,請講。”7月29日15時,唐山市公安局110指揮中心大廳內接警員的聲音此起彼伏,大屏幕上顯示著市內重點區域實時監控畫面。當天,唐山市遭遇強對流惡劣天氣,凌晨以來接警員們已經接警4000多起。“52市場中段路邊的一棵大樹被狂風刮倒,我的車被砸中了,我現在困在車里出不來……”電話中一位市民報警。
通過報警平臺即時研判,幾秒鐘后,這起警情就迅速轉至正在事發地附近巡邏的民警王宏偉佩戴的移動警務終端上。僅用4分鐘,王宏偉就帶領兩名輔警趕到現場,立即聯系路北消防大隊,和消防隊員一起成功救出被困群眾。
在為民服務中踐行初心使命,就要循著群眾呼聲找差距抓整改。唐山市公安局經過調研論證認為,110接處警效率還有很大提升空間。就此,他們對接處警各個環節進行優化,明確了“必須建立健全勤務指揮工作機制”“必須加強科技信息化支撐”“必須備足出警和支援力量”等14個“必須動作”。
“以往接警員接到報警后,會通過電話聯系案發地所在的分局、派出所或其他相關職能部門,這些部門接警后再指派合適的人去處理,諸如此類環節耗時較多。”唐山市公安局指揮部調度指揮處副處長馬立國介紹,整改后,110指揮中心可通過電臺,直接調集街面巡邏民警,省去分局、派出所等中間環節。這種扁平化管理,精簡了步驟,縮短了時間。與此同時,該局還制定了各種重大刑事案件、治安案件、災害事故等應急處置預案,進一步明確指揮權限、調警流程、處置程序、工作要求,使其更具針對性、操作性。通過勤務平臺監測和市縣兩級指揮中心抽測,活動開展以來,全市110接處警反應平均時間大大縮短,搶劫、搶奪、盜竊機動車等重點警情同比下降約1/4。
“通過分析接處警各環節耗時,我們發現民警要花大量的時間反復詢問報警人所在地點,這個時間可以通過技術手段壓縮。”馬立國介紹,在電話報警、短信報警、技防報警基礎上,唐山市公安局開發了名為“e安寶”的網絡報警APP,報警人只要輕輕一點,就能實現一鍵報警,語音、圖像、視頻即刻上傳,民警可按照110指揮中心推送的位置信息和警單內容,直奔目的地。(見習記者王璐丹 記者尹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