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威縣嘉寓產業孵化園項目工地,運輸車往來穿梭,工人們正在緊張施工。“我們這個項目從立項到開工只用了32天。”項目負責人賀國平說。作為全省“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試點,威縣以“一次性承諾”代替“一籮筐審批”,形成了“有地即開工”的企業投資項目管理新模式,促進了項目建設大提速。
今年以來,邢臺市把項目建設作為高質量發展的突破口和著力點,強勢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力度。上半年39個省重點項目和300個市重點項目全部開工,開工率排名全省第一,分別完成全年投資計劃的85%、63.7%。
高效服務助推項目快落地。今年春節剛過,邢臺市便印發了《2019年市領導聯系分包重點項目方案》,市四大班子領導每人分包2個省市重點項目。市縣均成立促進企業開工專班,積極幫助項目單位協調審批、土地、征拆、資金等難題。一季度組織開展項目集中開工活動,192個大項目迅速落地;二季度對重點項目開工情況進行通報,公開晾曬20個縣(市、區)重點項目開工數及開工率;三季度剛開始就舉行重點項目觀摩活動,觀摩了47個重點項目并打分排隊,在全市營造了抓高質量投資、上優質項目的濃厚氛圍。
各縣(市、區)積極探索高效、快捷的項目服務機制,使項目快審批、快落地、快投產。邢臺經濟開發區推行廠房代建項目推進機制,籌資為6個重點項目代建標準廠房,企業只需購買設備即可“拎包入住”,此舉使晶澳年產2000MW太陽能電池組件項目試生產至少提前了8個月。巨鹿縣實行“七個一”幫扶機制,使邦美裝飾材料、中鋼邢機高端裝備制造基地等重點項目,從開工到試生產均不到半年。
高精尖項目增添發展新動能。翻開今年邢臺重點項目建設手冊,新能源、高新技術、生物醫藥、大數據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為該市動能轉換攢足了后勁兒。
在清河縣,領途汽車有限公司投資19.9億元的5萬輛新能源乘用車生產項目,從開工到總裝車間封頂僅用了9個月,采用世界先進的自動化智能生產線,將全部淘汰落后產能,掀開邢臺汽車制造新的一頁。在威縣,由上海華通企業集團投資建設的億強超高壓電力器材和新型節電設備項目車間主體已經建成,將年產超高壓配電器和新型節電設備各500臺,同時依托該集團擁有50多個自主知識產權產品、137項國家專利等技術優勢,謀劃建設國家重點實驗室,打造產學研于一體的實習基地,為威縣跨越式發展注入新動能。
據悉,今年邢臺市39個省重點項目中,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有27個,占比達69.2%,比去年提高19個百分點;300個市重點項目中,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有109個,比去年提高6.3個百分點。
建鏈強鏈補鏈迸發新活力。各縣(市、區)立足于做強做優地方特色主導產業,通過項目建設來建鏈、強鏈、補鏈、延鏈,推動產業結構調整與經濟轉型升級。
南宮市緊緊抓住京津冀協同發展機遇,從北京、廊坊、雄安新區等地引來了33家板式家具企業,形成了家具制造業全業態的生產鏈條。清河縣瞄準羊絨產業鏈,推動昆山同行成羊絨服裝科創園、昭友高檔羊絨面料、宏業公司羊絨精紡等一大批投資強度大、拉動力強的項目落地,打造時尚服裝產業集群,帶動羊絨產業向高端延伸。
一個個重大項目正在成為邢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器,加速邢臺制造向邢臺創造、邢臺速度向邢臺質量、邢臺產品向邢臺品牌轉變。今年上半年,邢臺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為11.5%,位居全省第二,全部財政收入和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繼續保持了兩位數增長。(記者王永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