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質量 保安全 保進度
——延崇高速公路建設現場探訪
延崇高速公路是2022年冬奧會延慶賽場與張家口崇禮賽場的直達高速通道,延崇高速河北段是交通運輸部第一批綠色公路建設典型示范工程之一和河北省交通運輸廳品質示范工程。項目由主線、延伸工程和赤城支線三部分組成,路線全長113.684公里,其中主線長81.552公里,計劃2019年底建成通車。
目前,該高速公路建設進度如何?有哪些技術亮點?施工安全又如何保證?近日,記者進行了探訪。
■ 加快進度保工期
近日,在ZT5標段施工現場,記者看到,該標段的大海陀1號大橋、大海陀2號大橋、鄭家梁大橋、小雕鶚河大橋、大海陀互通主線跨線橋等主體工程已全部建成。
該標段主體工程幾乎全部位于深溝之中。道路崎嶇難行,施工材料運輸極為不便。工程現場存在大量濕陷性黃土地段,受雨水沖刷影響,部分土體侵蝕嚴重,溝壑縱橫。在6.7公里的范圍內,俗稱為“雞爪子溝”的U型深溝就有11處,其中溝內填筑高度超過20米的有5處,最大填筑高度為29.5米。
“面臨不足兩年的施工期限和嚴格的質量要求,我們多上機械多上人,重要節點往前趕,力爭提前完成計劃任務。”延崇高速河北段ZT5標段副總工程師孫亞東介紹。
2018年,該項目部組織了4個路基隊伍、4個橋梁隊伍,配備12臺壓路機、15臺挖掘機、5臺強夯機進行施工作業。“為了能夠在2018年完成路基填方任務,并保證路基有足夠的沉降期,各種設備都增加了。”孫亞東告訴記者。
截至7月底,延崇高速河北段ZT5標段建設任務已經全部完成,比計劃工期提前一個月,是全線進度最快的標段之一。
延崇高速是省交通運輸廳確保今年通車的高速公路項目之一。工程建設規模大、工期緊,且地處崇山峻嶺之間,要實現主線年底建成通車的目標,幾項控制性工程是重中之重。其中松山特長隧道、磚樓特大橋、太子城1號斜拉橋、鄭家梁大橋等施工難度極大,任務艱巨。
為確保延崇高速公路主線工程 2019年底建成通車,今年3月,省高速公路管理局成立了延崇高速公路“保質量、保安全、保通車”領導小組。延崇高速公路籌建處也成立了領導小組,在保證質量和安全前提下,全力以赴保通車,千方百計加快施工進度。
“經過各項目段的共同努力,截至7月底,延崇高速路基工程已完成98%,橋涵工程完成95%,隧道工程完成86%。”延崇高速籌建處負責人于建游說,“我們有信心確保延崇高速年底建成通車。”
■ 技術創新保質量
站在金家莊特長螺旋隧道進口處,記者看到,一座雄偉壯觀的鋼構橋梁正在施工。這是延崇高速三座景觀橋之一的磚樓特大橋,它的設計理念是“飛虹凌渡”,體現的是“更高、更快、更強”的奧運精神。磚樓特大橋跨越V形峽谷,因地制宜設計成拱形變高鋼桁梁結構,橋梁的下弦為流暢的圓弧造型,與隧道出入口造型及溝谷地貌呼應融合,既像彩虹懸于峽谷之間,又如雄鷹展翅翱翔。
磚樓特大橋主橋鋼桁梁主梁結構采用多段折線代替圓弧的結構形式,全橋共有1304根桿件,種類有600多種,尺寸卻相差無幾,尺寸差別最小的桿件僅相差1.2毫米。如何將種類繁多、差別微小的桿件順利拼裝到位,對于施工者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鋼桁梁拼裝均在高空進行,為了準確區分每一根桿件,在加工場它們都被打上了鋼印號。技術人員通過查看鋼印號,就能知道它應該安裝在哪個位置。在每一根桿件安裝前,均需由施工隊、技術員、施工員復核,確認無誤簽字后,才能進行安裝。”GQ3標段項目部副經理、磚樓特大橋工區負責人陳程說。
與磚樓特大橋銜接的金家莊特長螺旋隧道是延崇高速公路的標志性工程,它的設計、施工面臨著業界從未遇到的難題。
這座隧道設計的初衷,主要是為克服山區高速公路短距離大攀升的難題。經過設計單位的深入研究與多次論證,最終確立了螺旋隧道方案,即通過采用半徑為860米的螺旋通道,解決原地抬升112米的難題。“螺旋隧道設計的最大難題,在于如何克服較短的曲線視距,且保證汽車在持續曲線中安全行駛,避免交通事故發生。”ZT10標段項目部工程師曾斌說。為克服這一難題,隧道設計寬度達13米,比全線其他隧道寬度多出2米。在這種情況下,隧道內駕駛員的行駛視距得到了極大提升,確保在每小時80公里速度下的司乘人員安全與舒適。
4月20日,延崇高速金家莊特長螺旋隧道,被世界紀錄認證英國總部認證官現場認證為在建世界最長高速公路螺旋隧道。8月13日,該隧道右線順利貫通,并由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官侯穎現場認證、授牌為目前世界在建最長的公路螺旋隧道。
■ 多種措施保安全
延崇高速公路隧道眾多,為應對隧道地質情況復雜、圍巖差、易坍塌、涌水段多、涌水量大、縱坡大運輸困難、通風不便等多項難題,延崇高速各項目部精心籌備,在施工前運用BIM技術,結合超前地質預報,對斜井施工的難點和整體工程建設進行提前謀劃、精準分析,將施工進程精確規劃至每時每分并環環相扣,保證施工安全。
進洞施工的每個人,都要佩戴“生命手環”。該手環能隨時監測施工人員的心率情況和生命體征,并能準確定位,如果發生意外,確保第一時間能對其救助。
延崇高速施工還引進了“智能無記名情緒識別系統”。每個進洞人員需使用該系統進行人臉考核。得分達到60分以上才能允許進洞作業,低于60分的工作人員,則需要強制休息和接受心理輔導。這一措施規避了工人帶著情緒作業造成事故。
隧道內還引入智能防護臺車,通過對隧道拱頂及兩側進行臨時支撐,為工人提供安全的作業環境。防護臺車帶有沉降變形數據監測設備,可以對隧道內每個點的變形值進行實時監控,一旦發現危險就會及時報警。
為保證運營期間的安全,延崇高速公路籌建處和各項目部進行了隧道注意力喚醒技術等相關課題研究,通過在隧道壁進行裝飾性涂裝、變換燈具色溫與顏色以及應用照明技術等方式,實現對隧道內駕駛員的注意力喚醒與維持。
通信部門還將隧道緊急電話和有線廣播系統進行了融合與優化。隧道內的通信設備同時具備隧道緊急電話、隧道有線廣播接收和隧道FM無線廣播接收等功能,這些措施也提升了隧道安全運營水平。
此外,隧道路段還安裝了北斗隧道定位信號擴展系統,利用室外接收的衛星信號進行擴展,為隧道內行駛的各種車輛提供定位和導航服務,從而實現了衛星導航信號在隧道內的全覆蓋。(記者曹智)
關鍵詞: 延崇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