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9月23日上午,河北省曲周縣2019年“中國農民豐收節”開幕式暨“一鶚”區域公用品牌新聞發布會在縣世紀文化廣場舉行。在現場,小米、香油、糧食酒……各種各樣的農產品,讓人目不暇接。
據了解,本次“農民豐收節”會場設有特色產品展、科技成果展、互動體驗等幾個展區,分會場設在曲周鎮西劉莊地標小鎮,主要活動場所涵蓋地標小鎮、美麗鄉村、育苗園區、農大實驗站等,游客可體驗農業生態特色、農村民俗風情、農民多才多藝的曲周“三農”文化,活動將持續到9月29日。
“舉辦這次‘農民豐收節’的目的是充分挖掘‘三農’文化底蘊和資源,通過展演展銷,游覽觀光、互動體驗等形式,全面展示近年來曲周縣在‘三農’工作領域取得的巨大成就。”曲周縣委書記李凡在致辭中說,曲周縣是一個傳統的平原農業縣,素有“冀南棉海”“冀南糧倉”之稱。近年來,曲周縣委、縣政府依靠良好的資源稟賦、強大的科技基礎,大力發展綠色蔬菜、工廠化育苗、優質谷物、商品林等特色主導產業,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種植高產谷子,對農民來說,增加收入;對國家來說,增產,節水、減肥,是調整種植業結構中的一項重要的舉措。”在當天組織的“一鶚”縣域公用品牌新聞發布活動中,張家口市農科院谷子研究所所長趙治海積極推廣雜交谷種植,并通過與東糧公司合作解決谷子銷路問題。
“作為曲周縣‘一鶚’區域公用品牌的推廣主體,我們將通過打造各產業綠色供應鏈體系,完善質量管理體系,建設產品溯源體系,線上線下同步發展,用1-3年的時間把‘一鶚’打造成全市、全省、全國的知名商標。”東糧公司董事長劉建軍表示。
據介紹,“一鶚”區域公用品牌是曲周縣農產品統一的標識,實施“一鶚”區域公用品牌戰略是該縣整合全縣農業產業資源、提高農業綜合競爭力的一大舉措。據統計,目前該縣已培育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達44家。其中,國家級2家、省級8家,農產品加工比值2.84,產業化經營率達到72%;發展注冊各類專業合作社543家,惠及農民5.2萬人;積極培育曲周品牌,擁有國家重點新產品1個、省名優產品18個、地理標志產品1個。曲周縣已連續8次16年蟬聯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先后獲得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中國天然色素產業基地、全國農產品加工示范基地、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典型縣、中國甜玉米之鄉等30多項國家、省級榮譽。(楊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