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正式通航。近年來,廊坊市將支持保障大興國際機場通航列為市委、市政府“一號工程”,8年累計投資178.91億元,圓滿完成了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建設涉及廊坊的項目前期、征地拆遷等各項任務,滿足了機場通航運營要求。
廊坊市把保障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順利通航、加快臨空經濟區廊坊片區規劃建設作為市委、市政府“一號工程”,集中攻堅、強力推進。截至目前,機場項目建設期涉及廊坊51項保通航的重點工作任務,已順利完成49項,余下的機場噪聲檢測系統廊坊域內15個固定監測站點建設、臨空經濟區首批先行啟動兩項任務正在按進度要求全速推進。
緊盯征地拆遷、配套項目建設等難點問題,廊坊凝心聚力、主動作為,圓滿完成了2.95萬畝機場建設占地、2.27萬畝臨時占地征遷,先后拆遷18個村街,涉及3133戶、12925人。投資18.71億元,主導完成了10.36公里的永興河(原名天堂河)改移、16公里的臨時用電施工、92公里的白家務水源地管線遷建、7.5公里永定河蓄滯洪區調整等11項涉及廊坊的配套遷改項目建設;配合完成了機場雷達站、加油站、風廓線和南航、東航基地貨運設施建設等7個機場紅線內屬地主體項目建設。抓好區域內21個敏感點、23個村街共16.49萬平方米門窗隔聲降噪,以及21處超高通信和電力設施拆降,1.3萬余棵超高樹木砍伐,同步推進機場周邊環境治理,著力打造與國際航空大都市相適應的生態環境。近期,他們又應機場方要求,在機場外圍提供300畝土地,支持機場建設臨時設施。
廊坊提前布局通航后的各項工作,對標國務院機場運營跨區域管理26項事權,積極配合省有關部門和北京方面,在抓好機場分稅、交通聯動、進京檢查站設置3項事權和移交北京方面16項事權的基礎上,跟進做好應急保障、城市管理等7項常態化的后續服務保障工作。主動就臨空經濟區開發建設、機場航站樓衛星廳項目等后續工作與大興區、機場方溝通對接,加快推動共贏發展。(記者孫占穩、解麗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