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秦皇島開發區大力倡導“光盤行動”和“文明餐桌”的生活理念,厲行節儉、反對鋪張浪費的氛圍在餐飲單位和市民中蔚然成風。
“我們店現在有10元的營養套餐,有小米粥、蔥油餅,還有卷餅,小涼菜,營養搭配挺均衡的,也避免了浪費。”
一大早,市民婁小英來到開發區長江道上的紅太陽粥城就餐,正擔心一個人容易點多吃不完,服務員馬上推薦了這個單人套餐,讓她非常滿意。
“首先一進店的時候,墻上的海報還有桌上的公牌,都提醒著我們要文明用餐,‘光盤行動’的宣傳氛圍特別濃,大家養成了一種節儉的好習慣。”婁小英說。
在她的鄰桌,市民丁勤生和孩子吃完飯,正商量著要把剩下的飯菜帶走,服務員已經走過來遞上了打包袋。“一進來服務員就告訴我不要多點,夠吃就行,不要浪費,還提供公筷,還衛生,我們在這吃著放心。”丁勤生說。
在開發區的長江道幾家餐廳,各個店內都在醒目地方張貼了倡議“文明餐桌”的標識。同時,餐廳還根據以往用餐者的剩餐量,調整菜品的分量,在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同時,剩餐現象明顯減少。紅太陽粥城長江中道店店長劉微微介紹,市場監管部門工作人員會定期來發放和檢查“節約用餐”主題海報、桌牌;在服務員的崗前培訓中,商家也將餐前提醒顧客適量點餐和餐后主動建議打包作為重點內容。
“現在‘光盤行動’已經成了大家的共識,在點餐過程中都能夠做到少點、勤點、適量點餐,顧客有打包要求的也越來越多了,文明用餐、避免浪費已經成了一種風氣。”劉微微說。
為引導文明、衛生、健康的用餐習慣,倡導使用“公筷公勺”,大力推進“文明餐桌”行動,開發區文明辦、衛生健康局向餐飲服務企業和廣大市民發出了倡議書,倡議大家節儉用餐,踐行“文明餐桌”,以“光盤”為榮,以“剩宴”為恥,向“舌尖上的浪費”說“不”,并提示餐飲服務企業要加強自律與引導,主動提醒顧客適量點餐、餐后打包,引導群眾養成理性、節儉的用餐習慣。在強化公益宣傳和教育督促等措施配合下,開發區內的節儉風氣日益濃厚。(李澤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