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斑斕的鮮花、翠綠的草地、錯落有致的樹木……10月1日,滹沱河生態修復二期工程對外開放,引得眾多市民和周邊百姓爭先恐后前去觀賞美景。而據了解,國慶節假期期間,滹沱河生態修復一期、二期工程全線85公里每天迎接市民達10萬人次左右。
趙金浩是藁城區興安村人,10月1日一早,他就騎上電動三輪車,載著老伴和孫女,迫不及待地趕到興安蝶舞公園。“我小時候經常在河里游泳、抓魚。”趙先生說,自從滹沱河斷流后,兩岸土地沙化,他記憶中美麗的“母親河”消失了。“刮風的時候,臟得不行,家里都是土。”趙先生說,自從二期工程開工后,他經常過來,看看進度,賞賞景色。“變化可大了。”趙先生說,現在“不光景美,空氣也好”。
出了興安蝶舞公園,沿滹沱河一路前行,兩岸大片的花海向身后移動,河邊有許多前來休閑游玩的市民和附近村民。無極縣牛新莊的邱軍坡向記者介紹說,他們村離河邊也就幾里路,以前河道沒治理時,垃圾比較多,一刮風全是沙,誰也不愿意上這來。現在有了水,兩岸還種植了五顏六色的菊花,每天都要和愛人帶著孩子來這兒轉轉。他還盤算著在自家開個農家樂。他說:“守著滹沱河,日子會越過越紅火。”
“沒想到滹沱河這么長,這么寬闊,我們從正定一路開車到深澤,車窗外水流潺潺、繁花遍野,全是風景。”市民張驥告訴記者,一路上還有很多驛站等服務設施,很方便,以后一定常來轉轉。(記者 崔虹)
關鍵詞: 滹沱河生態修復二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