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正式登記進行中
7萬多名人口普查員走進千家萬戶
“您好,我們是躍進街道辦事處金建社區居委會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員,這是我們的工作證。”11月1日零時,隨著普查標準時點的到來,我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進入正式登記階段,全市7.1萬多名普查員開始正式入戶登記。社區里每個角落、單元門中的每層臺階,都有人口普查員的身影,每一個普查員都用心記錄著普查信息。
居民口中最“暖”的普查員
11月9日10時,田紅星已經奔波在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員正式登記信息的路上。39歲的田紅星,是藁城區西關鎮寨里村的一位人口普查員。
村里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開始選聘普查員,這個消息是田紅星67歲的老父親聽鄰居談起的。父親覺得性格開朗健談、做事踏實穩重的田紅星很適合這份工作,就跟紅星商量讓他去毛遂自薦。田紅星一開始也有點懷疑,怕自己做不好,但還是鼓起勇氣到村委會參加了選聘。為了不掉隊,在鄉鎮舉行的兩員培訓中,田紅星聽得非常認真,不停地錄音、拍課件、記筆記,他說:“要想干就得干好,要想干好先得學好,不能一問三不知。”
因為本次人口普查工作全部采用手持電子設備采集信息,田紅星因疾病原因手指不靈活,操作不如其他普查員敏捷,摸底工作剛開始的前兩天,他干起來有些吃力,進度有點落后。但是,他比其他普查員更加勤奮,別人早上6時起床去摸底調查,他就凌晨5時起;別人20時結束工作回家,他就多入戶幾家,21時回。因為村民白天大多出去工作,他每天白天在家核實住戶信息、聯系經常不在家的村民,中午和晚上挨家挨戶敲門調查,常常忙到14時以后才回家吃午飯。因為這份執著,他的摸底進度慢慢趕超上來,10月22日提前完成了摸底任務,在全村近30名普查員中,進度排名第五。
自己的工作結束以后,他也沒有閑下來,開始給其他落后的普查員支招幫忙。普查員有什么解決不了的難題了,發到村級普查工作群里,田紅星總是能提出好的解決方法,村里其他普查員都夸他“積極樂觀、熱心腸兒、是大家伙兒的智囊團”,在村民口中他是最“暖”的普查員。正式登記工作的第四天,田紅星入戶登記工作就已經完成了大半,“等我正式登記工作結束后,還要幫助落后的普查員,為本村的人口普查工作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盡心盡力的志愿者普查員
11名志愿者,平均年齡46歲以上。近1個月的時間,石家莊弘宇志愿者服務隊在躍進街道金建社區完成了448戶居民的人口普查工作。“每個人都是那么盡力,讓人特別感動。”說到這兒,該志愿者服務隊負責人周紅敏聲音有些哽咽。
10月11日起,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開始入戶摸底。受石家莊市躍進街道金建社區居委會的邀請,石家莊弘宇志愿者服務隊的11名志愿者成為了人口普查員,協助金建居委會對轄區內上東城北區4個單元,共計448戶居民進行人口普查摸底調查工作。
“我們11位志愿者先進行了專業培訓,培訓時,街道辦事處和居委會的負責人要求大家,這次人口普查要區不漏房、房不漏戶、戶不漏人、人不漏項。”周紅敏說,11名志愿者牢牢記住了這幾句話,在普查工作中,不辭辛苦,認真負責,取得了每戶居民家準確的資料。
“為了找到人,我們的志愿者有時一天幾次入戶登記,耐心為居民宣傳普查工作的重要意義。為了不給居民生活增加負擔,大家常常站在單元門口,為居民進行信息登記錄入。”周紅敏說,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10月26日他們完成了先期摸底調查工作。
11月9日,石家莊弘宇志愿者服務隊的11名志愿者負責的金建居委會上東城北區的人口普查工作大部分已完成。看著努力得來的成果,周紅敏和其他志愿者臉上都露出了笑容。
專業高效的新普查員
看著電腦上長安區西兆通鎮凌透村的人口普查數據,31歲的曹曉龍長舒了一口氣。“截至11月9日,我們的正式登記信息已經完成了99%,接下來就是要聯系剩余的住戶了。”說到這里,曹曉龍臉上露出了微笑。
學習軟件工程專業畢業的曹曉龍,在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過程中,將自己的專業融入到了工作中。“今年7月份,村委會讓我幫著村里繪制一幅電子人口普查圖。”曹曉龍說,就這樣自己成為了一名人口普查員。
10月11日,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的入戶摸底階段開始,曹曉龍又臨危受命,成為凌透村人口普查的臨時負責人。“我們原來的負責人生病住院,村領導覺得我較熟悉人口普查流程,加上村里的戶籍系統是我完善的,又參加過培訓,便讓我負責這項工作。”就這樣,31歲的曹曉龍開始了自己的人口普查工作。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首次采取電子化方式登記,全面使用PAD電子化設備采集數據。”曹曉龍說,這對于年齡大一點的普查員來說似乎有些難度,他們不能快速使用電子化設備。在這種情況下,曹曉龍將普查人員進行了分組,每組成員的組成為帶隊人員和錄入人員。其中,年齡大一些的普查員熟悉村里居民的情況,他們負責帶隊入戶。而年輕的普查員對于電子化設備的使用較為熟悉,他們就負責錄入居民家中成員的信息。此外,曹曉龍還對村里的人口普查員進行電子設備使用的培訓,將使用流程用紙質形式表現出來。就這樣,入戶摸底工作以最快的速度進行著。
曹曉龍說,他們凌透村分為4個小區和舊村兩個居住區域。其中,舊村的外來人口較多,入戶摸底登記難度有些大。為此,曹曉龍和其他人口普查員就一趟趟跑,從10月11日到10月24日完成了整個入戶摸底工作。
“從11月1日開始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就進入了正式登記階段,因為前期的摸底工作做得到位,所以我們的普查員需要做的就是讓居民再次核實和確認自己信息是否準確即可。”看著人口普查數據基本完成,曹曉龍心里特別踏實。
認真嚴謹的老普查員
近一個月的時間,作為參加了兩次人口普查的老普查員王聰,看著手里的準確數據,心里很高興,“和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這次人口普查是電子化設備采集數據,要求的信息更加精準。”
從10月11日開始,石家莊經濟技術開發區南席社區居委員會的人口普查員王聰開始了這樣的工作。10月11日人口普查入戶摸底,11月1日人口普查正式登記,11月9日人口普查工作大部分已完成。
王聰說,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采用的是全面調查的方法,以戶為單位進行登記。“我們南席社區有一個特殊性,那就是村里正在拆遷,1300多戶居民居住特別分散。為此在10月11日人口普查入戶摸底階段,我們便在村里的集市上用大喇叭進行了宣傳,讓趕集聽到宣傳的居民進行登記。”集市上的宣傳讓不少在附近居住的居民了解了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的意義,接下來王聰和同事們又在居委會設置了工作點,對前來咨詢的居民進行政策的解釋和宣傳。(記者 王 寵)
由于轄區居民居住比較分散,王聰會千方百計尋找居民住址和聯系方式,約定時間進行登記。“最多一次,我打了四五次電話才找到人。”就這樣,從10月11日到10月18日,王聰和同事們將轄區1300多戶居民的信息基本入戶摸底完成。10月18日這天,王聰在人口普查工作當中暈倒了。“醫生說我是勞累過度造成的暈倒,需要休息。”在休息了幾天后,11月1日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正式登記開始之后,王聰又再次投入到了人口普查工作中。
“和入戶摸底不同,正式登記需要更加嚴謹,因為正式登記的信息絕對不能有一點差錯。在正式登記的時候,我們要和居民進行信息的反復核對,要保證信息的完全準確。”王聰說,10年前自己是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普查員,10年后,自己又成為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普查員,“感覺很自豪,我一定要把這項工作干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