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的廊坊經濟開發區,五顏六色的月季綻放,高低錯落的綠樹成蔭,綠美景觀撲面而來:步入項目建設工地,塔吊林立、機器轟鳴,一派熱火朝天大干實干景象;走進智慧城市運營中心,數字化管理讓這座城區高效運轉……
成立于1992年的廊坊經濟開發區,地處京津連線黃金分割點,是距離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雄安新區這三大國家歷史性工程最近的國家級經開區。作為全市唯一的國家級開發區,廊坊開發區從最初吸引外資的試驗田,到外向型經濟的集中高地,轉變為如今的改革創新、轉型升級的先行區,是創新求變讓這里不斷煥發青春活力,在新一輪高質量發展中,勇當排頭兵、領頭羊,挑大梁、作貢獻。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廊坊開發區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年。”廊坊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王一平表示,全區上下將以“上癮”的勁頭抓園區上項目,積極破解要素制約,主動創新求變,勇于擔當作為,持續發力,為加快建設“五個廊坊”貢獻力量,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100周年。
5月10日、11日,“事在人為路在腳下大型采訪行”走進廊坊開發區,記者體驗式采訪廊坊開發區全力打造經濟發展主戰場、集約發展高產田、高端產業聚集區、營商環境新高地的成功實踐。
1
培育壯大“四大產業集群” 加速提升發展能級
5月10日,陽光明媚。走進位于廊坊開發區的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廊坊院區項目工地,一派熱火朝天。6、7號樓主體完工,正在進行內裝;5號樓厚裝機房、四倉直線加速器、八倉直線加速器三個項目單元也正在加緊施工。
“項目一期工程第一部分包含的放療中心、特需體檢中心兩棟主體建筑已經封頂,目前已啟動內裝修,另一棟主體建筑化療中心已建至1層。一期建設預計年底前基本完成,二期開工手續正在積極辦理。”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廊坊院區項目經理楊志輝介紹,放療中心作為整個工程的關鍵部位,將放置質子加速器等重要醫療設備,對建筑物的混凝土抗裂、防輻射能力以及光纖預留埋設都有更高要求。
按照計劃,項目一期工程的放療綜合樓、特需體檢樓,共計600張床位,于2021年投入使用;一期剩余工程的住院樓、門診樓、醫技樓和質子中心,共計1000張床位,于2022年竣工投用。項目二期工程的住院樓、舒緩中心、篩查早診中心、國家癌癥中心,共計1000張床位,于2024年建成投用。
經過29年的快速發展,廊坊開發區形成了雄厚的產業基礎、優良的營商環境,產業集群漸次布局,形成了電子信息、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和新能源、大文化和大健康“四大產業集群”:
——以華為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和華為云數據中心、京東云計算中心、潤澤國際信息港、中國聯通華北(廊坊)基地、京東跨境電商保稅區北方中心、人保北方信息中心等“數字經濟”為代表的電子信息產業。
——以生產高端筑路機械的世界500強維特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精雕數控機床、生產國際一流制動器的世界500強盧卡斯、全球一流發動機配件供應商世界500強輝門、歐洲最大的筑路設備制造商瑪連尼法亞、全球領先電梯制造商富士達等為代表的高端裝備制造產業。
——以全球最大的水平砷化鎵單晶制造商有研光電(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設立的股份公司)、國內唯一的通信石英主材制造商久智光電子、已經量產石墨烯材料的新奧集團等為代表的新材料和新能源產業。
——以絲綢之路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只有紅樓”戲劇幻城等“文化經濟”,廊坊國際展覽中心、潤澤大數據展示中心等“會展經濟”,新奧集團、榮盛集團、中石油管道創新中心等“總部經濟”,華大基因生命科學健康城、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分院廊坊院區等大健康產業為代表的大文化和大健康產業。
一個個大企業、大項目落戶廊坊開發區,鼓舞了園區“二次創業”的信心,激發了當好全市高質量發展排頭兵的強大勢能。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廊坊開發區全面明確“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到2025年,達到國家級開發區30強水平,力爭進入30強;排名位列全省開發區首位;地區生產總值達到750億元;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0億元;四大主導產業營業收入突破1200億元;服務業占GDP比重提升到55%;研發投入占GDP比重提升到3%以上;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占規上工業比重達到40%;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經濟發展同步增長。
2
全域免費WiFi覆蓋 建便民高效智慧城
5月10日,走進稱為智慧城市“數字大腦”的廊坊開發區智慧城市運營管理中心,一塊巨屏幾乎鋪滿了整面墻。屏幕上,藍色的背景上,廊坊開發區全景地圖躍然眼前,各種數據以不同方式動態呈現。
這里融合了經發局、財政局等27個部門數據和業務,涵蓋了智慧政務、WiFi大數據、邊界風控、協同辦公等多個智慧應用,各部門數據及業務應用實現了融合匯聚、集中共享和互聯互通,形成了智慧城市的實時監測、預警、決策、調度的閉環,大大縮短從決策到執行以及事后反饋的時間。
一塊大屏,連接多個部門的政務數據。用好這些數據,推動跨部門業務的協同聯動,讓人工智能的深度應用在開發區各個領域得到實現。
“這里,是全國第一家實現全區域免費WiFi覆蓋的開發區。”聽著工作人員的介紹,記者打開手機,就搜索到了無線WiFi信號,沒有密碼,只需在跳出的界面上,輸入手機號和驗證碼。
據介紹,目前,全區36條主要街道、15個小區、11個村莊、12個機關事業單位、10所學校、58家重點企業等都已實現信號覆蓋。
“目前,開發區WiFi的日均使用人數在2萬人以上,通過后臺能夠實時監測到全區人流密度、車流密度、人流遷徙走向。對這些歷史人流遷徙數據進行挖掘分析,能找到熱點時段、熱點路段,可據此開設相應的公交線路和站點,為城市出行規劃、指揮調度提供輔助支撐。”在指揮中心大廳內,工作人員為記者一行詳細介紹了廊坊開發區可感知、會思考、有溫度,城市的“智慧”。
一個“大腦”充滿智慧。在廊坊開發區,智慧無處不在——“智慧護城河”“智慧政務”“智慧政法”“智慧環保”“智慧教育”……
在這里,“智慧環保”實施網格化精準監測、企業實時監控、秸稈焚燒監控報警、網格化環境監管和微信指揮調度;
在這里,“智慧教育”打造高質量教學。從2017年至今,廊坊開發區投資近5000萬元,完成150套智慧課堂設備、3套云平臺的安裝、調試,覆蓋區內13所中小學校的150個班級,全區7650名中小學生在智慧課堂中學習。
智慧城市建設要以人為本,需要鼓勵社會公眾參與。
隨手一拍,治理更現代。在微信上搜出“智拍寶”的小程序,市民可以把看到的占道經營、垃圾亂放、違章停車、著火冒煙、人群聚集等場景,隨手拍照,用這個小程序發上去,開發區智慧城市運營管理中心會通過人工智能的方式,對群眾反映的問題進行自動識別,然后快速分撥到相關職能部門進行處置。
持續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在智慧城市運營中心一期建設的基礎上,不斷完善和充實各項功能,為精準決策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在疫情防控期間,充分發揮開發區運營中心大數據平臺的作用,及時針對外來人口情況、人群密集程度、人流熱點路線等方面進行分析,監控網絡不良信息,及時發現防控工作中短板,生成分析報告,為領導精準決策提供有力支持。
廊坊開發區智慧城市建設已經獲得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2020年榮獲深圳高交會組委會頒發的“中國領軍智慧城區”獎,入選“2020年河北省踐行網上群眾路線智慧城市典型案例”。
3
加速大數據“新基建” 打造數字經濟新標桿
東北稻花香、甘肅麥飯石飲用水、正定朱福記花生油……走進位于潤澤國際信息港京津冀大數據感知體驗中心3號樓一層的智惠新倉購廊坊旗艦店,來自全國各地的“一縣三品”“馳名商標”“出口轉內銷”等名優特產品整齊陳列。
廊坊旗艦店以“廊坊專題館”“河北品牌館”為入口,包括全國各大區域特色產品展示區、倉播區等板塊,甄選當地數百種名優特產品,如文安雜糧、永清蔬菜、大廠牛肉等,集中進行線上線下展示展銷,帶動域內企業重點服務和保障京津雄市場。
“2020年9月19日開始試運營,營業面積4800平方米,層高12米,分揀、冷藏等附屬設施面積超過1000平方米。”智惠新倉購(廊坊)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負責人何海東介紹說,“我們的核心競爭力就是‘大商貿+大物流+大數據’融會貫通的共享平臺。系統化產品可追溯體系,以物聯網標識為載體,以場景化服務為基礎,采用‘一物一碼’為商品的服務入口,實現‘從田間到餐桌’全程可控,為消費者及供應鏈企業提供生產管理、追溯防偽、復購促銷、品牌營銷、供應鏈管理、倉儲物流、市場調研、渠道優化、售后服務、大數據分析等產品全生命周期智慧管理服務。”
打開微信搜一搜,進入“工惠驛家智惠新倉購”小程序,每日生鮮、品味文創、休閑零食、日化清潔、家具廚衛、飲料乳品、酒類飲品等商品琳瑯滿目。智惠新倉購著力搭建倉播帶貨、AR導購、創意設計等沉浸式購物環境,基于廊坊天然的區位優勢以及京津冀大數據綜合試驗區的政策優勢,形成線上線下融合推廣的新渠道新平臺,探索數字經濟下的企業品牌建設的新手段新途徑,助力各地一二三產業積極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大數據迎來新機遇,聚焦數字經濟推動園區發展上檔升級。近年來,廊坊經濟開發區持續加快大數據中心建設。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形成了以華為、潤澤和聯通基地等企業為龍頭的大數據產業鏈條。截至2020年底,建成數據中心61.3萬平方米,大數據應用中心33萬平方米,建成機柜5.67萬架,可運行服務器100多萬臺,已運行機柜4.83萬架、服務器80多萬臺。
“加快5G、大數據、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智慧城市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不僅對搶抓新一輪科技與工業革命機遇、培育壯大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意義重大,也是廊坊開發區全面提升發展能級、全力推進‘二次創業’的必然要求。”王一平說。
發展無止境,改革無窮期。在藍天碧水懷抱里,廊坊開發區以現代產業支撐高質量發展,正在向著生態宜居智慧新城大步邁進。(記者 閆瑋 通訊員 王衛國/文 楊錦樂/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