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鄉村振興和現代農業發展人才需求,滄州市實施高素質農民培育項目,目前全市共遴選認定16個高素質農民教育培訓基地和15個實訓基地,計劃培訓高素質農民4210人
今年,滄州市將繼續實施高素質農民培育項目,目前全市共遴選認定16個高素質農民教育培訓基地和15個實訓基地,計劃培訓高素質農民4210人。
開展高素質農民培育項目,旨在緊緊圍繞鄉村振興和現代農業發展人才需求,分層次、按類型、依產業培育鄉村振興帶頭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經營者、返鄉下鄉創新創業者等經營管理型,專業種植、養殖、加工能手等專業生產型和技能服務型高素質農民,不斷發展壯大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高素質農民隊伍,促進農業轉型升級、農村持續進步、農民全面發展。今年滄州市高素質農民培育項目在河間、青縣、肅寧、孟村、獻縣、南皮、東光、吳橋、鹽山、海興等縣(市)和南大港產業園區組織實施,將圍繞全產業鏈培養,推動農民教育培訓提質增效。
培育對象為年滿16周歲,正在從事或有意愿從事農業生產、經營、服務的務農農民和返鄉入鄉創新創業者,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副產品有效供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堅實有力的人才支撐。高素質農民培育師資主要包括理論教師、技術講師、政策講師、實踐講師、創業導師。培訓課程體系分為綜合素養課、專業能力課、能力拓展課三大模塊,主要采取課堂教學、現場教學、線上學習相結合的形式開展,各縣(市)將組織培訓基地送教下鄉、進村辦班,開設產業小班,加大實地案例教學,帶領農民“走出去”更新生產經營理念。同時,培訓基地會創新教學方法,改進培訓形式,加強高素質農民培育體系與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創新團隊、基層農技推廣體系的工作協同,聚焦產業一線,聯合開展技術指導和培訓服務。(通訊員孫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