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邢臺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獲悉,今年邢臺市畝均稅收實現較快提升,一季度畝均稅收同比增長39.44%,20個縣(市、區)全部實現正增長,其中19個縣(市、區)同比增速高于年初既定的15%的任務目標。
今年以來,該局制定“畝產效益”評價工作分工方案;以畝均稅收高低把參評企業分為A、B、C、D四類管理。同時,緊緊圍繞“一主三覆”,全面推進改革順利實施。
“一主”指提升畝均稅收水平。各級各部門圍繞稅收這個“分子”和土地這個“分母”雙向發力。“分子”上,全面加強技術改造,每年滾動實施100項以上市級重點技改項目,提升企業發展水平。稅務部門“依法征稅、應收盡收、堅決落實各項稅收優惠政策”,既保證企業享受到政策紅利,又規范稅收征管秩序,營造良好的稅收營商環境。“分母”上,精準動態調整參評企業實際用地面積,提高低效閑置土地利用率。
“三覆”指兩化融合、企業上云、綠色工廠創建全覆蓋。這是提升畝均稅收的根本之策,是“畝均論英雄”改革最重要的舉措。為此,該市工信局制定3年全覆蓋方案和具體的每年工作目標任務,今年的工作目標是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兩化融合、企業上云達到60%以上,綠色工廠覆蓋率達到80%。目前,綠色工廠創建方面,已新認定星級綠色工廠78家,其中一星級42家、二星級36家。兩化融合、企業上云方面,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加快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培育新模式新業態和新增長點,推動傳統產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一季度各縣新認定兩化融合企業155家、上云企業186家,目前市工信局正組織專家進行審核驗收。
同時,邢臺市各級各部門全力服務企業,推動企業自發融入改革高質量趕超發展。為鼓勵企業提升發展水平,出臺了《關于設立專項資金支持工業企業項目建設的意見》,按項目實際設備投資額補貼企業,支持企業技術改造提升發展水平;制定出臺《工業企業差別化政策八條意見》《關于降低融資成本支持企業發展的措施》等政策措施,在用電、用氣、用水、用地、排污、信貸、財政等方面差別化配置資源要素,推動優質資源向優質項目和企業聚集,淘汰退出落后企業;財政、生態環境、自然資源和規劃等部門也積極落實財稅、排污、用地等差別化政策,推動資源要素向優勢企業聚集;對每個重大工業項目成立服務推進專班,明確責任領導和責任人,每月走訪調度,推動項目加快建設,做到服務精準、精確、精細。(記者劉俐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