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京雄高速公路河北段一期工程、榮烏高速新線河北段一期工程、京德高速公路河北段一期工程正式建成,與容易線、安大線同期通車。這標志著,包含“四縱三橫”高速公路網、網格化普通干線公路網的雄安新區對外骨干路網全面形成。河北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突破8000公里,達到8042公里。
“一張白紙上作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是起筆。河北省緊扣“早”字,注重與國家規劃同步開展;緊扣“暢”字,強化與國家戰略緊密結合;緊扣“綠”字,大力推進生態交通建設。
4年間,圍繞雄安新區建設,《河北雄安新區綜合交通專項規劃》《雄安新區智能交通專項規劃》相繼編制完成,布局“四縱兩橫”高速鐵路網、“四縱三橫”高速公路網、網格化普通干線公路網和“一干多支”水上交通體系,研究新區通用機場規劃,設置高鐵站、城際站和白洋淀站、白溝站“兩主兩輔”樞紐,京雄、津雄高鐵實現雄安新區與京津直達,京雄高速實現雄安新區與北京中心城區直達,京雄、京德高速公路與大興國際機場直通,榮烏高速新線與天津港、黃驊港直連,津石高速連通天津、雄安新區和石家莊,實現60分鐘到京津,90分鐘到石家莊,構建起多中心、網絡化的綜合交通布局。
京雄高速全線貫穿智慧創新理念,不僅設有常規車道,還將把內側兩條道路作為智慧駕駛專用車道,可實現車路協同自動駕駛、準全天候通行,這將為雄安這座未來之城的數字化、智能化、融合化提供更多的支撐;
榮烏高速新線混凝土護欄采取SA級最高的防撞等級,鋼護欄采用特制鋼板,搭配防眩網、里程碑,形成具有超高安全性能的道路安全設施;
京德高速在建設過程中,首次大規模使用以橡膠粉改性瀝青為主的長壽命路面新材料,實現“15年不用小修、20年不用大修”,其他結構層使用40年以上;
……
起筆,即是世界眼光;落筆,便是時代標桿。
京雄高速、榮烏高速新線、京德高速、容易線、安大線建成通車,雄安新區對外骨干路網全面貫通,開創了河北省路網建設速度新紀錄。
——這就是“雄安速度”。
“說實話,進場前,對工期的緊張,我是有心理準備的,但是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留給我們的時間太少了。”望著身后的高速公路,京雄高速SG5標項目經理張祿濤對雄安速度有切身的體驗。
疫情沒有阻擋住項目建設的步伐,雄安新區對外骨干路網重點項目“大干120天”“百日攻堅”“保通車”等勞動競賽先后啟動,勞動競賽成為項目建設“加速器”。全面實施“四個清單”,各項目建設單位組建黨員先鋒隊、青年突擊隊、工人力量隊,全力比工程質量、比安全生產、比技術創新、比文明施工、比施工管理、比工程進度,創精品工程,開創前期用時最短、復工復產最早、工程進展最快紀錄。
“智能”,是雄安新區對外骨干路網建設的最亮麗的標簽。
京雄高速運用“三集中”“三智能”和“四新”技術手段,以及“BIM+GIS”信息化綜合平臺管理、預制梁場智能張拉設備、“滴滴式”鋼筋配送系統等創新成果,實現科學高效管理。
打開榮烏高速智慧高速公路全過程管理平臺,可全線展示“BIM+GIS”一張圖。點擊導航實現分標段、單位工程、分項工程,進入各類工程界面,可直接定位至對應位置,通過漫游預覽功能,還可以選擇分標段行車視角漫游。
京德高速積極推廣BIM、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在公路管理中的應用,推動高速公路建設及養護的數據集成、分析和應用,解決了公路信息化過程中“系統重復建設、信息孤島、建養脫節”等問題。
從智能建造到智能運維,“智慧之路”的理念隨著新區對外骨干路網建成通車而叫響。
綠色,是雄安亮麗的底蘊!共享,是雄安溫暖的初心!
花瓶墩造型的京雄高速蘭溝洼特大橋,氣勢宏大,猶如飛架綠野之上的長虹,延展遠方。“為盡量減少高速公路建設對耕地的占用,在蘭溝洼特大橋的設計上,我們創新采用了花瓶造型的橋墩,既滿足橋梁承重需求,又綠色美觀。”京雄高速籌建處工程科科長高海波說。
綠化帶采用四層設計,公路界內外綠化帶相映襯,形成連續壯觀、色彩斑斕的生態景觀廊道。在緊鄰高速公路用地界外緣處,采用3株銀杏+1株紅楓的模式循環種植。公路用地界外5米綠化帶外緣處,選用銀杏、白蠟、欒樹、法桐等高大闊葉樹的截干苗。
雄安新區對外骨干路網服務區采用開放共享的運營模式,周邊群眾進得來,路上乘客出得去,與區域經濟融合發展,統籌商業綜合體、汽車旅館、旅游休憩等功能,提供多層次、多業態、一站式服務體驗。
記者發現,不管是行駛在高速路上,還是暢游于各個服務區,滿眼呈現的都是綠色美景、鋪面而來的都是人文關懷。
夜幕下的京雄高速,壯觀而美麗,3728根智慧燈桿裝點全程,猶如一條“星光大道”從雄安新區緩緩延伸到首都北京的方向。(記者郭洪杰 通訊員杜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