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場立足資源,因地制宜,促進中藥材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大力扶持發展中藥材專業協會和合作社,全縣已有2000多戶農民種植栽培金蓮花,過上了更加富裕幸福的新生活
走進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新撥鎮駱駝頭村,蒼術苗正沐浴著陽光,長勢喜人,農戶喜上眉梢。
“如果選用移栽種植的話,一般在秋季10月初至10月下旬,或者春天4月初至4月中旬,移栽的時候要注意認真除去殘次的幼苗,選地整地與播種時類似,中間高兩邊低,要注意的是,在畦的一端要挖出一個移栽槽……”駱駝頭村黨員李亞強正在給老鄉們講解移栽蒼術苗的技術要點。
“這畝地是6年生的蒼術,畝產40斤種子,種植藥材也能鼓起錢袋子。咱們在田間發展蒼術育苗120萬株,能移栽到100畝大田里。”李亞強說,駱駝頭村建設中藥材產業基地,通過土地流轉、入園務工,讓村民實現長期穩定增收。
該鎮因地制宜大力發展金蓮花、蒼術等特色中草藥種植,以點帶面促進群眾致富。以“黨建+合作社+農戶”模式,積極打造“一村一品”的產業格局,引導農戶加入特色產業合作社,努力實現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真正把綠水青山打造成為群眾致富的“金山銀山”。
“咱們合作社從2017年開始投資100萬元建起占地6畝的12個金蓮花育苗棚,每個棚占地半畝。20戶社員不僅搞大棚育苗,春季的時候還在大田里栽植了400畝裸地金蓮花秧苗。”新撥鎮天和源中草藥種植合作社負責人樊艷慶說。該合作社培育的金蓮花秧苗以訂單的形式銷往東北、山西、安徽等地。合作社帶動12戶貧困戶增收,戶均增收3000元。
圍場立足資源,因地制宜促進中藥材產業持續健康發展。該縣大力扶持發展中藥材專業協會和合作社,逐步形成了“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該縣建設萬畝中藥材示范基地10個,打造中藥材扶貧產業鏈。依托天原藥業,建立中藥材新品種選育、試驗基地和黃芩、柴胡、蒼術等道地藥材良種繁育示范、繁育基地。以中藥材種植基地、加工企業為依托,建立中藥材仿野生馴化種植、中藥飲片加工、中藥制劑研發、中藥新藥研發、中藥提取和精制等技術創新平臺,建設一批現代中藥材產業新品種、新技術試驗示范基地,加快推進縣域中藥材和中成藥品種、技術更新轉化步伐。
依托國家可持續發展示范區建設,該縣結合金蓮花產業發展布局,積極搭建“三級市場”平臺,生產企業為一級市場,主產區為二級市場,主產鄉鎮核心區為三級市場。搭建以承德天原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為主體的產業研發平臺,自主研發了全國獨家產品“金蓮花顆粒”。搭建品牌打造平臺,不斷加強金蓮花產業和產品宣傳推介,成功打造了金蓮花茶、金蓮花飲片、金蓮花片、金蓮花顆粒4個知名品牌。金蓮花播種面積達2萬畝,年產量2.5萬噸,全縣已有2000多戶農民種植栽培金蓮花,過上了更加富裕幸福的新生活。(通訊員王東嶺 劉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