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俯瞰井陘礦區,碧水縱橫、綠樹繁茂、滿目生機。一座日新月異的精致小城展現在太行山東麓。
曾幾何時,井陘礦區因煤得名,是全國十大煤炭基地之一。進入新時代,這座百年老礦煥發出新的生機,擔當起新的使命,努力向著“科技特鋼城 品質新礦區”目標闊步邁進。
“特鋼+文旅”
兩翼帶動生機勃發
走進位于該區的河鋼集團石鋼公司新區現場,火熱的生產場景映入眼簾。河鋼石鋼新區2020年10月29日投產,目前,煉鋼、軋鋼等主要產線均實現正常生產,下半年有望全面達產,達到200萬噸特鋼產能和160億元產值。
今年以來,該區以河鋼石鋼新區項目為龍頭,建鏈、強鏈、補鏈、延鏈,打造華北特鋼精深加工區域中心,創建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編制完成了《石家莊井陘礦區特鋼精深加工及裝備制造產業發展規劃》,并配套發布了《特鋼精深加工及裝備制造產業獎勵扶持政策》《井陘礦區人民政府關于利用優勢資源開展招商引資的公告》,為加快特鋼產業建鏈、延鏈、補鏈提供了政策支撐。
目前,投資7億元的慶晟10萬噸精密棒材加工、投資8000萬元的單螺桿壓縮機、投資2億元的井礦400方尖角方矩鋼等3個特鋼下游項目已竣工投產。投資2.6億元的線棒材精制、投資2億元的12萬噸特鋼冷拔、投資5億元的30萬噸銀亮材等特鋼加工項目已經開工建設……該區緊緊圍繞以特鋼產業為主導,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建設一批、簽約一批、在談一批的良好局面正在形成,特鋼產業發展呈現勃勃生機。
特鋼產業帶動現代產業體系加快構建,文旅產業也以朝氣蓬勃的姿態賦能該區經濟結構優化升級。有著工業文明特色的段家樓正豐礦文旅綜合體、有著田園風光特色的天戶峪田園綜合體、有著商賈文化特色的賈莊古鎮、被譽為太行深處小江南的杏花溝……一個個富有礦區特色的旅游景區精彩布點、連珠成串,撬動了該區全域旅游市場,促進區域經濟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2019年,該區先后承辦省、市旅發大會,知名度得到快速提升。為做優做強文旅產業,該區圍繞“后旅發時代”謀篇布局,謀劃總投資超20億元的9個精品旅游項目。今年“五一”假期,該區發放百萬元惠民旅游補貼券,帶動旅游業消費,各景區、景點也舉辦了豐富多彩的觀賞、互動活動,累計接待游客7.5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2100萬元,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市場化運營,文旅產業正在成為礦區的朝陽產業、富民產業。
“招引+服務”
多輪驅動優化環境
經濟發展,項目為王。井陘礦區圍繞“以特鋼和文旅兩大產業為主導、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為補充”的思路,全力推進招商引資“一號工程”。
“我們突出‘四個優先’,即優先引進特鋼和裝備制造上下游關聯產業、優先培育發展文旅產業、優先扶持現有企業提質擴能、優先利用現有產業承接平臺,盤活存量土地,通過產業鏈配套招商、以商招商、委托招商、展會招商等多種形式,實行全員招商、精準招商。”該區招商引資指揮部辦公室負責人介紹,井陘礦區今年計劃完成簽約投資5億元以上項目1個、3億至5億元項目1個、億元以上項目6個、千萬元以上項目16個,簽約外資項目2個,利用外資達到1600萬美元以上。
因煤炭資源枯竭,該區諸多傳統企業面臨轉型發展的艱巨任務。在做好招商引資的同時,把扶持本地傳統企業轉型發展作為重要任務,把“扶”與“幫”融合在一起,積極為企業想辦法、引人才、搭平臺,幫助傳統企業依托自身優勢實現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全力支持工業企業平穩運行和擴大再生產,帶動更多就業,創造更大社會效益;支持傳統企業以商招商,引入好項目,引入更多資金來礦區投資興業,為企業提供更好發展環境。
為進一步助力經濟社會發展跑出“加速度”,該區大力開展“解放思想、轉變作風、提升能力、優化環境”主題活動和“一引三爭”活動,出臺了《井陘礦區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九條措施》和《招商引資暨優化營商環境九個嚴禁》,進一步提效率、強服務、樹誠信、治頑疾,努力營造“重商、親商、安商、富商”的營商環境,讓企業輕裝前行、加速奔跑,更好地助推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民生+溫度”
幸福工程惠及群眾
今年69歲的馬五小去年搬了新家,住進了嶄新的天護新城小區回遷樓。走進馬五小家中,窗明幾凈、一塵不染。窗臺上幾盆鮮花競相開放,墻上掛著全家福,屋里舒適溫馨。
“天護新城小區建成之前幾乎都是平房,條件差的房子夏天漏雨、冬天透風。”馬五小感慨,以前村里的環境是臟、亂、差,路面破損很嚴重,“現在不光環境好,還有各種休閑娛樂設施,出門就是超市,生活特別方便。”這一切,都得益于該區天護新城棚戶區改造項目的實施。
馬五小的幸福生活只是井陘礦區大力推進“民生幸福工程”的一個縮影。截至目前,該區天護新城建成投用,橫南、橫北棚戶區改造工程進展順利,石家莊南二環西延井礦大道、平贊高速連接線加快推進,北環物流通道將于9月底建成通車……該區將城市建設、“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等工作與民生福祉緊密結合,全力打造“民生幸福工程”。
讓群眾于細微處感受城市溫度,是城市建設和管理應有之義。今年,井陘礦區將公廁改造提升作為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重要內容,對城區范圍內21座公廁進行了升級改造,新建公廁5座。公廁均設置了便民服務室,備有免費熱純凈水、手機充電器、急救藥箱等便民設施,第三洗手間配有母嬰臺、無障礙通道及扶手,方便行動不便及抱嬰孩人士使用,讓群眾“方便”更方便。
下一步,該區將全力抓好河北省20項民生工程和石家莊市10件惠民實事,結合實際辦好2個小學及幼兒園、2個體育公園、特定困難居民醫保補貼、居民公共衛生保障和老舊小區改造等17件“為民辦實事”項目。同時,深入開展好“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征求意見和“我讓書記辦件事”活動,真正把群眾的事做實辦好,讓群眾生活得更舒心、更幸福。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井陘礦區跨越發展的步伐日益鏗鏘,昔日的“煤都”正在向“科技特鋼城 品質新礦區”華麗蛻變,向著高質量轉型發展闊步前進。(記者 解哲琳 通訊員 高敏 史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