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定9個省級特色產業集群和5個市級特色產業集群,每個特色產業編制一個發展規劃。2020年,全市縣域特色產業集群完成營業收入1718億元,同比增長22%,列全省第2位。今年上半年新謀劃重大產業項目100項以上,全年新謀劃重大產業項目200項以上
近年來,衡水市立足特色產業基礎,深入推進特色產業迭代升級“五個一”工程,推動縣域特色產業集群做大做強,同時重點培育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食品及生物制品三大主導產業,謀劃布局服務機器人和數字信息安全兩大未來產業,構建“3+2”現代產業體系。在傳統產業迭代升級的基礎上,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異軍突起,衡水形成了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交相輝映的局面。
2020年,全市縣域特色產業集群完成營業收入1718億元,同比增長22%,在全省工作考核中進入優秀等次市,列全省第2位;安平縣、棗強縣、景縣、故城縣進入省優秀等次縣(市),分別列全省第1位、第2位、第3位、第7位。
構建現代產業新體系,加快產業振興
“我們生產的這種多層燒結網之前只能依賴進口,引進燒結技術后,不斷實驗、創新,由原來兩層絲網燒結工藝提升到上千層,打破了國外壟斷,實現了高端過濾元件國產化,產品廣泛用于航空航天等領域。”近日,在安平縣河北聯達過濾器材有限公司,工人們正將上百層絲網碼放整齊后推進自主研發的燒結爐進行燒結,企業負責人高興地說。
衡水縣域傳統特色產業占據工業經濟半壁江山,雖然在細分市場上都是“單打冠軍”,但卻普遍存在產業鏈條短、產品附加值低、企業間同質化競爭等突出問題。特而不大、大而不強的現狀讓他們認識到,必須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構建現代產業新體系,加快產業振興。
圍繞提高質量和效益這一中心,衡水確定重點打造“9+5”縣域特色產業集群,即9個省級特色產業集群和5個市級特色產業集群,并根據區域功能定位和特色產業發展基礎,每個特色產業編制一個發展規劃,明晰集群發展路徑。
開展重點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提升行動,衡水成立了以市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的領導小組,并聚焦全市17條產業鏈,大力推行“鏈長制”。以傳統產業延鏈補鏈強鏈、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為重點,聚焦全市重點發展的產業鏈、創新鏈、供應鏈,逐個明確延鏈補鏈強鏈的方向和重點,同時結合發展實際,瞄準“3+2”市域主導產業、“9+5”縣域特色產業集群謀劃一批高端、高新產業項目,確保上半年新謀劃重大產業項目100項以上,全年新謀劃重大產業項目200項以上,爭取更多的縣(市、區)實現百億元產業項目零的突破。
推進“五個一”工程,力促產業迭代升級
由桃城區新光化工有限公司的河北省水性粘合劑基礎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開發的“真石漆專用高性能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生產技術”項目,投產后帶來銷售收入2.1億元;衡水中鐵建的技術創新中心和產業技術研究院建成后,參與制訂國家標準14項,獲得發明專利42項,平臺運行近5年實現銷售收入30多億元……傳統產業之所以活力迸發,緣于大力實施的建立公共平臺、成立行業協會、培育上市企業、推出標準品牌、開展專業培訓“五個一”工程。
搭建平臺借智借力。目前衡水市新建各類平臺19個,涵蓋裝備制造、金屬制品、復合材料等7個產業。著眼每個園區都有1家工業設計中心,去年全市在認定7家市級工業設計中心基礎上,今年又新增9家。衡水寶力集團有限公司的市級工業設計中心被省工信廳認定為省級工業設計中心,實現了衡水市省級工業設計中心“零”的突破。
抱團發展謀求合力。衡水市積極在“9+5”縣域特色產業集群建立行業協會,對分布在不同縣域相近的產業,整合組建跨區域行業協會。今年以來,該市大力推進毛皮、鐵塔、絲網、橡塑制品、復合材料5個協會重建工作,著力抓好醫療器械、樂器制造、省級金屬櫥柜3個協會新建工作。在“9+5”之外,還新成立了電商產業協會和綠色貨運配送供應鏈協會,引領協會發揮橋梁紐帶作用,促進各產業規范化發展,搶占行業標準“話語權”。
培育優質上市企業。該市確定了擬上市企業庫,指導重點推動的18家企業與實力券商進行“一對一”輔導對接;提高境內外主板上市獎勵金額,并按上市流程實施分階段獎勵,進一步調動了企業上市積極性。另外,市相關部門深入21家重點擬上市企業進行走訪調研,現場把脈問診,解決企業發展難題。
標準引領品牌增效。圍繞支撐“3+2”主導產業發展和“9+5”縣域特色產業集群振興,該市參與制修訂國家標準18項、行業標準15項、省地方標準29項、市地方標準3項、團體標準14項。衡水中鐵建工程橡膠有限責任公司、冀州中意復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企業標準,成功獲批省級企業標準“領跑者”,填補衡水市空白。與此同時該市加強品牌培育,到目前全市保有各類品牌360余個、標準120余項,實現了園區和產業全覆蓋。
大力推行專業培訓。截至目前,全市共組織各類培訓140場、1.4萬余人次,培訓內容涵蓋轉型升級、企業管理、掛牌上市、工業設計、企業上云等主題,有力提升了產業發展質量和競爭力。
建立幫扶機制,服務特色產業集群發展
“我們研發了智能等離子滅菌辦公文件柜、醫用病歷夾智能等離子滅菌柜等系列產品,在縣相關部門的全力支持下迅速投入生產,搶占了市場制高點。”近日,河北虎牌集團創業櫥柜有限公司總經理趙順莊興奮地說,近年來,武邑縣每年拿出4000萬元支持企業轉型升級,每年舉辦一屆金屬櫥柜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峰會,推動武邑金屬櫥柜這一傳統產業老樹開新花。目前生產企業500多家,其中較大規模企業231家,產品涵蓋8大系列120多個品種,年產值40多億元。
特色產業集群發展需要頂層設計,精準對接服務,為此,該市聘請國家知識產權局檢索咨詢中心專家分別對工程橡膠、玻璃鋼、絲網等6個傳統產業進行了專利分析,幫助企業找到技術差距和發展方向。會同天合科技成果轉化促進中心,先后深入到桃城區、武強縣等6個縣(市、區),開展了“精深挖掘、精準對接、精彩落地”的科技服務活動,挖掘出200項企業技術項目需求。另外,還組織舉行了該市首屆創新創業大賽,引導、集聚政府和市場資源支持創新創業。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衡水開展“企業上云”行動,組織“云幫扶”,開展“云簽約”,舉辦“云培訓”,助力企業發展。2020年共組織282家企業上云,超額完成市定200家的任務。同時,舉辦衡水特色產業轉型升級系列活動線上成果發布會,共發布科技成果55項。
為給特色產業集群發展創造良好環境,衡水相繼建成了衡水科技谷、衡水創新港、衡水科創中心,打造了“中科院+”“院士+”等協同創新平臺,與教育部合作建立了“藍火計劃”衡水基地,培育了原動力、衡智眾創空間、藍火眾創空間等一批國家級、省級眾創空間,成立了京津石衡創客聯盟,建成院士工作站17家。
同時,衡水市建立了包聯推進機制,實行市領導包聯責任制,市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先后3次組織召開企業家座談會,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上百個。積極開展政策宣講,通過微信公眾號、門戶網站、全市重點企業微信群等多渠道,發布國家、省、市出臺的減稅降費、金融支撐、項目建設等方面政策文件和信息2萬多條,促進了特色產業集群健康發展。(河北日報記者 陳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