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寧滿族自治縣扛起建設責任、落實治理任務、釋放生態效益,凝心聚力、真抓實干,全力打造全省最優的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
生態大縣如何華麗轉身成生態強縣?豐寧滿族自治縣第八次黨代會提出“全國對標、全省爭先、全市爭一、全民贊譽”凝心聚力、真抓實干,塑造生態文明新優勢,逐步探索出一條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治理道路,全力打造全省最優的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
扛起建設責任。豐寧第八次黨代會上提出持續推進生態建設,一是大力開展植樹造林。圍繞國省干道沿線、“兩河”流域、城鎮周邊等重點區域,深入開展生態造林、森林質量提升、村莊街道綠化、礦山披綠四大行動,特別要高質量完成39萬畝的張承壩上造林任務,大幅提升森林覆蓋率。建立健全民營造林、國有企業造林、合作造林等多元化造林機制,讓綠色成為豐寧大地的主要色彩。嚴格執行封山禁牧條例,實施全域全年全天候禁牧,依法打擊散撒放牧等行為,積極推行舍飼圈養,全力解決發展畜牧業與綠化造林的矛盾問題,同時嚴格落實林長制,常態化抓好森林草原防火,保護好來之不易的造林成果;二是精細化治理“兩河”。豐寧精準落實河長制,下決心用3年時間,實施散亂污企業搬遷、河道整治、沿河緩沖帶建設、傍河村莊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產業結構調整5大工程,大力發展溯源休閑農業吸引京津市民來豐寧追根溯源,建設“兩河”流域綠色生態產業帶,打造最美“兩河”源頭;三是大力改善人居環境。綜合治理農村環境衛生,分類實施垃圾處理,因地制宜推進廁所革命,實事求是開展污水治理,全力建設美麗鄉村。
落實治理任務。豐寧將不折不扣落實生態治理措施,堅定不移抓好清潔煤推廣、治企、控車、抑塵,嚴控地下水超采和煙花爆竹燃放,大力提升生態環境質量。同時創新工作思路和舉措,探索生態治理與資源開發相統一的實現路徑,堅持在治理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實現生態保護、生態治理與生態效益的良性互動、協調發展。
釋放生態效益。豐寧將在固碳釋氧上做文章。聘請第三方專業團隊,對全縣碳排放情況、吸收能力進行全面排查,摸清生態“家底”,建好自然資源資產的臺賬,算好碳排放賬,為“碳達峰、碳中和”留足空間;豐寧將在倡導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上用力氣,著力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產業體系,積極開發使用綠色低碳產品,把綠色低碳的理念融入群眾生活的各個方面,在全社會營造減排降碳的良好氛圍;豐寧還將在率先達峰贏得主動。研究透、把握準“碳達峰、碳中和”帶來的機遇和挑戰,深入做好用能權、碳排放權交易,大力發展碳匯經濟,努力在“碳達峰、碳中和”中率先突破,率先實現達峰,為國家實現“30·60”目標作出豐寧貢獻。(通訊員劉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