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隆堯縣以打造智慧城市為抓手,通過建設泜河生態涵養工程、改造城區老舊管網等,不斷提高城市承載能力,高標準打造“宜居、宜業、宜游”和生態清秀、風氣清朗、治理清明的“三宜”“三清”智慧之城。
泜河在隆堯縣境內長33公里,一度陷入惡性循環。近年來,隆堯縣加大治理力度,先后投資5.13億元整治泜河的生態環境,景觀和水系工程預計將于今年全部完工。
隆堯縣水務局主任科員王立強說:“隆堯縣泜河生態涵養工程縣城段分為5段,其中第二段、第三段已經完成,第一段、第四段、第五段完成總工程量70%。預計9月底全部完成。該工程對泜河河道進行了治理,提高了河道行洪能力;形成較大水面增加群眾休閑娛樂場所,有利于生態環境改善。”
泜河生態涵養工程計劃劃分為森林公園區、歷史文化展示區、濱水休閑區、象城湖水上公園區、生態廊道區等5個功能區。建設工程包括河道治理疏浚、南水北調等水系連通工程和灘地綠化、園路廣場等景觀工程。目前,泜河生態涵養工程縣城段已經蓄水,美麗的風景成了群眾休閑游玩的好地方。
另外,為進一步提升城市承載能力,提高生活品質,隆堯縣將城區街道老舊管網改造作為2021年重點工作任務,工程總投資約9142萬元。
在位于隆堯縣城中心的柴榮街,這兩天,工人們正加班加點對老舊管網進行更換。隆堯縣城管局市政維護處負責人王立勃說:“我們在去年完成雨污分流的基礎上進一步對現場老舊管網進行排查,確定對柴榮街、金隆路、康莊路、康寧路等4條街道老舊管網進行改造,提升城市承載能力,提高居民生活環境。”
科學規劃、合理布局、暢通道路、潔凈環境,“十四五”期間,隆堯縣將以打造“三宜”“三清”智慧之城為目標,以提升縣城首位度為重點,不斷做強城市經濟,提高城市發展能級。
隆堯縣委書記王文玉介紹:“在做大做強中心城市方面,我們將抓牢城市再造‘主引擎’,建設一批超億元的市政設施和城市開發項目,做大城市框架,全面提升縣城綜合承載能力。建好泜河生態景觀帶和堯山文化休閑區,打造博物館、科技館、園博園等標志建筑、主題公園、風景街區,到‘十四五’末,把隆堯縣城建設成為20平方公里、15萬人口的省級文明城市、衛生城市、森林城市,向著河北具有獨特歷史文化風貌‘雙三十’城市目標邁進。”(記者齊彥紅 通訊員曹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