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幢幢安置房拔地而起,一個個老舊小區煥然一新……
秦皇島市用心用情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加快推進住房保障和供應體系建設,為群眾點亮了安居夢。
老舊小區改造:老鄰居同住“新房子”
8月12日,記者來到位于秦皇島市海港區的東華北里小區。上午11點,小區里大樹投下連片陰涼,小區廣場的木結構涼亭內,居民王靜琴正拎著紙扇,跟老伴兒愜意地閑聊。
“新小區有的,咱兒這全都不缺。”王靜琴說起自己的小區來,底氣十足,“你看,每棟樓前還都有休閑座椅呢,大家總在這兒一起聊聊家常。現在這小區是花草多、路燈亮、水電氣暖都用著特方便……”
東華北里小區共有居民樓13棟,居民474戶,曾經老舊小區的通病,這里都有。隨著2020年老舊小區改造,小區有了大變化。2020年底,改造全面完成,老小區變得充滿活力,一下子“年輕”了。
東華里社區黨委書記郭君告訴記者,改造中,小區更換了地下自來水和污水管網;修整道路、粉刷墻體、修繕樓頂防水、加固樓體外立面保溫層;增添景觀綠化、設置分類垃圾桶、規劃停車位……一系列大動作下來,整體環境全面提升。
老舊小區改造作為重大民生工程,是做實做細城市管理的重要體現,也是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市民生活品質、增強宜居幸福指數的重要舉措。
今年,秦皇島市預計投資4.56億元,計劃改造老舊小區98個,涉及住宅樓668棟、居民26949戶。供水、供暖、排水等地下管網不斷更新,破損路面精心修復,消防、健身器材、電動車充電裝置、太陽能路燈、休息座椅等設施日益完善……一系列高標準設計、高標準施工的精品工程、良心工程改進居民心坎兒里,老居民喜笑顏開迎接“新”生活。
棚戶區改造:搬出棚戶區 住進新樓房
“家家戶戶有電梯,水電氣暖全配套,村民們逢人就夸。”在海港區海陽鎮范莊村,村黨支部書記兼村主任王文偉打開自家房門,帶記者參觀起來。屋里是裝修一新的3室2廳,開闊敞亮,透出濃濃的溫馨氣息。
正在建設的海港區海陽片區總建筑面積12.1844萬平方米的秦皇皓月城范莊返遷安置房項目,惠及206戶村民,王文偉也是其中之一。
“村民們現在也能享受專人垃圾清運、快遞入戶、電梯上樓的便捷生活了,安全、方便指數都大大提升。”王文偉笑呵呵地介紹,“新房統一進行了基礎裝修,簡單添置點家具就能拎包入住。”
“搬出棚戶區,住進新樓房。”這是棚改戶共同的心聲。秦皇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棚改工作,全市已累計建造各類棚戶區改造安置房82314套,20萬棚戶區居民“出棚進樓”。
保障性住房:房租便宜 服務升級
8月12日,記者來到秦皇島市保障性住房管理中心公共租賃住房(西區)管家服務中心。“我們西區管家服務中心現在有工作人員6名,負責5029套公共租賃住房的服務保障工作。別看這里是保障性用房,但配套服務一樣很齊全,我們都在細化服務,全力落實給予到住戶的好政策。”該中心主管張南說。
目前,秦皇島市市本級投資建設的公租房小區達到17個,已分配9000余套,為越來越多的困難群眾提供了溫暖之家。
秦皇島市持續推進保障房建設和老舊小區改造工程,新建各類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157768套,老舊小區改造1300萬平方米,居民從有房住到住得好,安居更安心。
秦皇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副局長安關山表示,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秦皇島市住建系統將抓好棚戶區、城中村改造和老舊小區改造質量提升工作,提高公租房管理水平,優化物業服務管理,滿足不同層級群眾的住房需求,讓市民能夠居有所宜、心有所棲。(記者 武佩劍 祖迪)